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南晚报】相机是客观的,我只是一个记录者——对话新锐摄影师唐天瑞

发布日期:2013-09-02 来源:江南晚报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92日】710日,被喻为摄影界的“奥斯卡”——美国摄影学会(PSA)国际摄影展完成了最后的公开评审,来自全球26个不同国家的129位参赛者等待着大奖的归属。“作品《老人》获得美国摄影学会‘PID黑白不限主题’入围奖、作品《祥云》获得‘PID彩色不限主题’入围奖”,喜讯传来,让一位年轻的90后大学生激动不已,他的名字叫唐天瑞。
父亲带他走上摄影之路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师从江南大学袁徐庆的唐天瑞,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摄影,这次获奖经历让他十分激动。小唐告诉记者自己随父亲去了趟西藏,两幅照片都是在期间拍摄的,《祥云》捕捉到了升起的第一缕阳光,《老人》则是在当地寺庙前的抓拍。一头一尾,十分奇妙,连起来看会让人想到从早到晚的人生。西藏之旅并不轻松,除了被壮美辽阔的大美景震撼之外,每天都需要被老爸“鞭策”起早摸黑地等时机,“当时那个天气叫一个冷啊”,晚上为了整理图片也会睡得很晚,不过小唐说还是很开心,收获也很大。
“第一次按快门还是高中时候”,回忆起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小唐说那是迫于父亲的“淫威”拍下了一张全家福。“当时也没啥兴趣,只记得父亲手把手地教我调节快门、光圈,然后按下去,就有了今天这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其乐融融的照片。”“得过国家级大奖,爱我胜过爱他自己”,小唐眼中的父亲既有专业的一面,又有温情的一面。对比父子的摄影作品,如果说小唐趋向于表达自我的随性和自由的话,老唐的作品就显得更为经典和传统。小唐以人像摄影举例,“我会先和他交流喜欢什么风格,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建议,综合后再拍摄,淘宝风格、lomo风格、森女风格都难不倒我,甚至还会添加绘画美术的元素,来增强构图的灵活多变和审美情趣。不过我那个老年摄影家的老爸就未必赞同了,他是那种传统的摄影师,又是玩胶片出身,对PS这些技术手段十分反感。”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创造生日惊喜老唐自学并熬夜将小唐的百日照P进了鸟巢的夜空里,小唐说自己一直保存着这张“傻里傻气”的照片。
有不同也有一致,小唐总结道,“我们会对现在流行的拍摄方式,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会对现代主流摄影杂志登载的作品进行鉴赏和点评,但对于那些美轮美奂的永恒经典作品,我们父子一条心,对那些顶级大师都心存敬意、满怀敬仰。”
为一组照片坚持拍摄两年
杂乱无章的画室、缩在椅子上点烟的女同学、同居的学生情侣、抱着吉他的文艺青年..这组《校外居住的大学生》唐天瑞坚持拍摄了两年,透过照片你会看到大学生们不尽相同的表情,有梦想有无奈,有对成功的渴望,又有在游戏机前浪费一下午的安于现状。唐天瑞试图通过手中的相机去记录我们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他说我用镜头真实地记录生活。
按快门的次数多了,唐天瑞对摄影艺术也有了自己的解读。相较于老一辈的摄影师,唐天瑞选择了观念摄影的表达形式。“为什么我要在所谓的条条框框中创作,为什么我不能遵从自己的感觉,我想这么拍,我就这么拍。”学美术的他在袁徐庆老师的帮助下接触艺术摄影,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观念摄影的道路。小唐介绍,“我非常喜欢法国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他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对我启发很大,像中国的著名摄影师如上海雍和老师,王征老师的《西海固》,骆丹老师的《中国南北方》,王福春老师的《火车上的中国人》等等我也都非常喜欢,最近又在读顾铮老师的《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摄影》。通过品读这些老师的作品思想并与我 90后大学生的身份相融合,我敏锐发现在校园中的一些属于我们的时代印记,这种符号让我产生了拍摄的欲望。因为在我看来,现实是不会撒谎的,相机是客观的,我只是一个记录者。”
现在是一个大众摄影的时代,唐天瑞也谦虚地给爱摄影的年轻人一点小小的建议:现在流行的小清新风格你可以喜欢,但是你如果想在摄影上有所成绩,还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多关注关注人性和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样一定能够拍出好片。(晚报记者 尹振江/ 唐天瑞供图)
来源于:江南晚报http://epaper.wxrb.co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