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晚报6月3日】“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这是电影《中国合伙人》主人公之一王阳在婚礼上发表的一句感言,而电影中的王阳正是和自己人生中最好的两个朋友创立了英语教学王国“新梦想”,成为大多数人眼中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友情与事业,可否得兼?创业和就业,毕业之路走向何方?当许多应届生穿梭在各大招聘会、纠结穿什么参加面试的时候,一出现实版大学“合伙人”已经上演。主人公不是教中国人说英语的清华爷们,而是三个教外国人学中文的文科女生。
合伙开公司,工作友情要分开
杨浦区民政路上的歌易语言中心拥有4间教室、1间咖啡厅,稳定师资13名。中心创立者是三个热爱对外汉语教学的女生。王蓉,复旦大学研究生应届毕业生,比较文学专业,本科英语和对外汉语双专业。毛瑞,本科和研究生皆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业分别为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罗琼,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本科汉语言文字学。从成立公司到建立第一所实体语言学校,三个文科女生“摸爬滚打”了一年左右。其间她们参加创业大赛,申请到了上海市科创基金的10万元无息贷款。
许多人都会将创业与“不稳定”联系在一起,而这个似乎是大多数人最忌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有计划地推进我们的业务,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成长,看到我们真的用心在做,而且一定会坚持做下去的。”前不久,三人特地去看了热映中的《中国合伙人》,说到剧中人物王阳的创业金句,她们并不认同:“分歧更多的是会出现在取得较大成绩之后,现在我们还处于创业的初期,还没有遇上重要的决策十字路口,所有人的力都凝在一起,向着一个方向。但是我们相信现代化的公司管理制度可以杜绝‘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的隐患。我们从一开始就将工作、生活和友情分得很开。”
文科女生可以是“天生的创业家”
今年恰逢“史上最难就业年”,文科女生更是成为重灾区。江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杨老师说:“文科生就业难是大环境造成的,而女生在求职时的确比男生要吃亏。”王蓉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10月初的时候她还是试着找了些工作,她一共投出7份简历,收到了6个回应,大多数都拿到了offer。在她们看来,只要自身素质优秀又有相关经验,还是有非常多的就业机会的。又因为她们从事的是教育行业,作为女性,反而给予了她们更多的优势。“创业,是我们自主选择的结果。创业,绝对不是因为我们就不了业,而是我们真的梦想有一番事业。”作为团队中唯一具有创业经验的人,王蓉和经济学院的殷教授聊天时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商科背景,文科生创业是不是不那么靠谱?殷教授笑了笑说:“创业家是天生的。”“我们都很喜欢这句话。创业者,更多需要的是想象力、行动力和坚持的勇气。”
“江南大学今年发出了71张创业证,明年这个数字还会涨”。杨老师告诉记者,仅就江南大学而言,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正在逐年递增。记者从无锡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了解到,一季度全市扶持大学生创业230人,人数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中心工作人员预测,二季度还将维持上升趋势:“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促使更多应届生选择创业的原因之一。此外,无锡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而当代毕业生的父母对创业已经持有比较开放的态度,在财力、物力方面也能给予必要的支持。”目前我市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普遍困难是资金问题。无锡的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各项扶持政策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但随之而来的抵押、担保等问题仍然需要稳固的资金支持。“政策惠及的对象包括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大学生,所以我们并不是鼓励所有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去创业。他们完全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创业)。”(黄菀/文 薛晨/图)
来源于:江南晚报http://epaper.wxrb.co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jnwb/20130603/index.htm B14 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