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晚报4月29日】(吴琼) 再过一天,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将全面解禁,重新回归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份将它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淘汰类中删除,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再次合法化。媒体和民间对此都是议论纷纷。
街头小餐馆、流动摊主一直在用
昨日记者走访了锡城一些规模不等的餐饮店。午饭时间,南禅寺花鸟市场门口不远处,有一家卖盒饭的摊位,几位老人正在排队买饭,摊主打饭的正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来不知这种餐盒被禁,别人都在用,没什么的。”一位买饭的老人这样回答记者。摊主告诉记者,这种饭盒不要钱,如果不放心的话,他们有其他的餐具,但要再加一元钱。
记者在曹张新村那条开着许多小吃店的主干道上看到,大部分店以纸盒或者透明塑料盒为客人打包食品,但也有部分小店备着这种一次性发泡盒、碗,不想额外付钱的话,可以用这种餐具打包。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她一份凉皮才卖5元钱,小生意本来就薄利,只好节约成本,发泡盒子相对要便宜很多。记者看她的盒子,上面没有任何标志。“我买得少,进价要两毛多一个呢,别人买得多,会更便宜。”
发泡餐具七分半一个
记者前往塘南招商城,寻找这种一次性发泡餐具。在二楼的餐具用品专区看到,一次性餐具销售摊位上摆满了各种类型的餐盒,并没有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展示。在酒店用品专区,记者走进一家餐具店,表示想批发一些打包盒。老板娘告诉记者,纸盒要盖子的话,一箱1000个150元,透明的塑料盒,一箱300个150元。记者问有没有更便宜的?老板娘介绍,她们有一次性发泡餐具,不管是发泡盒子,还是发泡碗,价格都是600个45元。
记者提出看一下,店老板表示,货都在仓库里,不在店里面摆,诚意要的话,可以去取货。她提到,虽然便宜,国家也快解禁了,但现在买发泡餐具的人并不是特别多,她们也不打算直接放在店里卖。
记者在淘宝网上检索,已经有销售一次性餐具的商家提前开始接受预定,在产品说明后面直接写着“今年5月1日以后可以生产”,样品展示区还标明哪些适合打包剩菜,哪些适合盛放豆腐脑等等。价格显示为如果购买400箱以上的话,每箱500个只要30元,比招商城的还要便宜。
专家:应严格按照国标生产
冰封14年之后,又重新解禁,不少市民对此持谨慎态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市民表示不会要一次性发泡餐具包装,认为不环保还有害健康。有的市民干脆表示,自己打包都是自带饭盆的。
那么这种一次性发泡餐具到底安不安全呢?记者为此采访了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陈明清教授。陈教授介绍,发泡餐具的主要材料是聚苯乙烯,如果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话,安全上是可以保障的。但陈教授又强调,安全的前提是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添加助剂及其他废料。另外他提醒,塑料餐具发泡以后,软化温度会降低,市民最好不要用它盛放高温类的食品。
目前市场上“禁而不止”的发泡餐具合格吗?据相关媒体报道,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算了一笔账,正规聚苯乙烯原料一吨售价要1.3万元以上,折合到每个餐盒上,仅原料成本就要七分钱,再加上水、电、人工等其他成本,一个正规原料加工出来的餐盒至少售价在0.12元以上。而记者在锡城市场上调查到的情况显然与此相悖。
仍会用传统垃圾处理方式
对于本次解禁,发改委给出的理由包括“符合食品包装标准,可回收再利用,生产建材、涂料、文具等多种产品”,但是记者了解到,这些白色垃圾目前在无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
无锡市环卫处书记徐晖介绍,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解禁之后,预计“白色垃圾”较之前会增多,这种垃圾体积大、分量轻,随风到处飘,还容易粉碎,不仅加大了环卫工人的作业量,还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增加作业成本。
徐晖说,最重要的一点,目前无锡市垃圾分类还没有全面推广,这种白色垃圾还是归为其他垃圾类,一起进行焚烧或者填埋处理,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由于其难降解,还会增加垃圾处理厂的库容量。一次性发泡餐具由于油脂多,已经受到污染,如果清洗干净,再回收利用的话,成本相当高,很少有企业愿意做。
陈明清教授也提到,解禁之后,很可能垃圾的回收处理会成为问题。就其了解,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也是掩埋、焚烧。提到回收利用的话,焚烧垃圾的方式发电可以利用其热值,但这和传统概念上的再造新产品并非一个概念。
来源于:无锡日报http://epaper.jnwb.net/
原文链接:http://epaper.jnwb.net/html/jnwb/20130429/jnwb5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