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4月16日】日本学者东英寿教授在天理大学图书馆藏的南宋本《欧阳文忠公集》内,发现96通欧阳修散佚书简全文,此96通书简未被编入明代定本全集,也未见于其他文集,因此从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批书简的重要价值在于提供了不少欧阳修与朋友交往的宝贵资料,改写了欧阳修交游史,对欧阳修研究意义重大。
《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一辑全文刊载了东英寿教授整理的此96通书简。201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了关于此次新发现的欧阳修书简的研究论文3篇。这些论文学术创新程度得分均获得了该领域的最高分,比年度转载的文学研究论文平均水平高15.8%,显示出该类研究的创新引领作用。学者对此次发现的欧阳修书简从写作背景、重要内容、受简人生平及与欧公关系等方面作初步的解读,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文化研究期刊和机构创新力概况
201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共转载文化研究论文191篇,平均每篇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得分为0.873161。
本年度转载的文化研究论文涉及103种期刊,占年度转载期刊总量的7.1%,平均每种期刊创新指数为0.542766。该领域期刊规模较小,尚未形成明显的梯队层次和成熟的期刊阵营,90%以上的期刊转载量均不超过3篇。如表2所示,与其他研究领域期刊阵营截然不同,文化研究领域综合期刊的创新力略优于专业期刊。此外,由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特性,该领域的期刊阵营也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文化研究专业期刊,文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专业期刊,以及多种综合期刊均支撑了文化研究的学术创新。2012年度文化研究创新力最突出的是《探索与争鸣》和《艺术百家》,创新指数均超过0.8;《学术研究》、《学术月刊》、《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也表现不俗,创新指数处于0.6-0.8之间。
本年度转载的文化研究论文作者来自105家机构,平均每家作者机构的创新指数为0.469815。其中高等院校作者共被转载论文132篇,占该领域转载论文总量的69.1%,社科院(联)和党政干部院校作者被转载量共占11.5%。与其他研究领域相比,文化研究的作者机构创新力分布较为分散,集聚度不高,创新力较强的作者主要来自高校的文学院系和部分文化研究专门机构。2012年度创新最突出的是北京大学,创新指数为0.948304;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也较为领先,创新指数处于0.8-0.9之间;除高校外,上海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也表现不凡,位列创新排名前10名。
来源于:中国网 http://www.gmw.cn/
原文链接:http://edu.gmw.cn/2013-04/16/content_7333404_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