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报12月25日讯】(江南)陆肇先生在六七年前曾拿着一本厚厚的《寄畅园传奇》手写文稿到《华东信息日报》社来找我,希望这部数十万字的传奇小说能连载一下。我认真阅读后觉得内容不错,建议总编采用此稿。领导批复同意连载后,我又和陆肇先生一起,一章一章认真过堂,对不太适合刊登的内容和章节作了一些修改,最后,以80回篇目作了连载。刊出后,受到读者一致好评,个别与史实有误之处,秦氏后人还找到报社,与我理论。我说,这个连载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寄畅园演义版本,不是史料,可建议作者以后出版该著时尽量符合历史原貌。如今,当这本《寄畅园传奇》正式出版之时,我作为该著连载的责任编辑,更念及陆肇、于铸梁二位耄耋老人为该著所耗费的辛苦而感到由衷的祝福和欣慰。
史料所载,大抵相同,坐落在惠山横街的寄畅园,至今有500年历史。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僧舍,明正德年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寄畅园献给国家,遂由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逐渐恢复了古园风貌。1993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是,数百年前一代名家张南垣精湛的造园艺术以完整的实物保存在江南,现在只有寄畅园了。
年少时,凡春游,免不了要去锡惠公园,到了锡惠公园,陈了去动物园,天下第二泉和寄畅园是必定要去游览的,因为那曾是皇帝多次去过的地方,因为那是园中之园,锡惠公园精华所在也。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显示了寄畅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质朴自然、洁幽旷古的气质情韵的绝妙境界,寄畅园乃现存江南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的典范。难怪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此处,一再题诗,足见其眷爱赏识之情。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均仿寄畅园而建。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也有一处园林取名寄畅园。坐落于台湾桃园县大溪鸿禧山庄内的寄畅园,虽然只有数十年历史,但是行家都知道,不同于明朝年间的园林建筑寄畅园。台湾的寄畅园总面积占地3500坪,广阔的庭园,绿草如茵,其间更错落着由法国大使Lalanne所设计的绵羊群,蓝天白云下,乍看,仿佛走进世外桃源,令人忘却尘嚣。更值得一提的是,陆肇先生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建筑专业,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生致力于建筑设计与研究,调回无锡后又长期在江南大学从事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大江南北,中国许多建设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和汗水;于铸粱先生的夫人秦玉如乃秦氏后人。而上世纪50年代先后毕业于原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和原扬州师范学院的于铸梁先生,却对秦氏家史的研究情有独钟,已达半个世纪之久,他本人就是《秦氏宗谱》的编纂者之一。在出版这本《寄畅园传奇》的过程中,他先后勘查了数十部有关的史料专著,对一些章节作了修正,删去了一些与史实不同的情节,并增加了个别章节的内容,他们的努力,让读者分享了在阅读《寄畅园传奇》的过程中,对数百年前中国园林古典建筑巨匠精堪的造园艺术,得到更多更美的鉴赏机会。如今,由陆肇编著、于铸梁增校的《寄畅园传奇》终于面世。有着500年历史的寄畅园终于有了一本可以阅读的园林大书,这是无锡人的荣耀,也是中国园林史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