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晚报11月28日讯】(晚报记者祝筱筠)昨日,江南大学2012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拉开大幕,有280家企业提供了上万个待选岗位,如此多的工作岗位,是江大历史上校园招聘提供岗位数最多的一次。
A
2个月完成了一年的招聘量
“今年的形势怎么样?”“我们第一次在前两个月就完成了以往一年的招聘会数量,你说呢?”昨天一到现场,记者就被扑面而来的数据吓倒了:
280家企业提供上万岗位,而且这还是经过筛选的。学工处朱副处长告诉记者,其实申请参加这次供需会的企业大约有450家左右。因为实在是排不过来了,只能先筛选了部分顶尖企业,其余的申请者则被安排到了12月初的两场小型专场招聘会。按照惯例,在这场最大规模的供需会之前,江南大学每年9月中旬到11月初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都会安排系列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主要是“招待”一些500强企业或是大型国企。今年的专场招聘会共有300家企业参与,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央企下属的印钞集团、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也都首次来江大“淘宝”。据统计,如果算上所有投放到学校的岗位,保守估计学生数和岗位数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6。今年江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共5000人,这也意味着至少有3万个以上的岗位等待他们的“挑选”。
B
形势大好学生愈发冷静
工作那么好找,就业形势一片大好,那还有学生考研吗?他们对工资的要求会更高吗?回生源地的同学会减少吗?昨天在现场,记者采访了十多个同学。孙晓鹏是物理专业的学生,他坦言来招聘会转转只是为了积累经验,因为他已决定要考研了。“就业形势这么好,不找工作吗?机不可失啊!”“我觉得工作或者是考研都是个人选择,与机会和形势没有关系,不能跟风。”他告诉记者,班里一半同学要考研,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考研也是一种人生规划。小黄同学已经工作了好几个月了,因为是做销售的,现在每月工资已经近万了,他虽然不考研但也赞同这个观点。计算机专业的小郭和她的同学们正在积极地投放简历,她表示对薪资并没有一定的预期,“要看去哪里工作了,如果去上海工作或留在无锡工作,当然薪水是不一样的,因为生活成本不一样,所以要看实际情况分析。”不少学生和她有相同的观点,认为薪水并不是衡量一份职业是否合适的最重要标准。
C
本地企业加入“人才争抢大战”
昨天参加招聘会的280多家企业中,无锡本地企业有91家,这么高的比例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记者在现场看到,无锡企业都被安排在“市口”颇好的第一排,但场面却颇为冷清。有关老师介绍,无锡很多企业之前已经来举行过专场招聘会。其次,这次来的企业大多是需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但该专业的同学现在几乎没有“存货”了。387个毕业生150个人考研,目前仅有20多人还没有签约。近几年来,江南大学和无锡地方企业的融合度已经越来越高。该校将原本的63个专业调整为51个,其中就有不少是为当地企业培养人才的,如物联网专业、工业设计、数字媒体等等。但无锡企业和很多外地企业相比,确实缺少一些东西,比如氛围、团队培养、发展平台等等,要和大量的外来大型企业争抢人才,还需要再“花点心思,花点力气”。
相关链接:http://news.thmz.com/col89/2011/11/2011-11-271034002.html
其他链接:http://www.wxrb.com/node/toutiao/2011-11-27/9B68H84DF223125.html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江苏网http://jsnews.jschina.com.cn/
原文链接: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1/11/28/012166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