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噬蓝藻新生物进驻江苏常州西太湖 成净水功臣

发布日期:2011-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1129日讯】 中新网常州1129 (记者唐娟 顾娴婷)“这是通过生物技术培植成的巨紫根水葫芦。它具有发达的根系,能够强烈吸附水体中弥散的蓝藻。记者29日在常州武进西太湖休闲旅游度假区了解到,度假区的50亩示范性治理蓝藻区,通过投放巨紫根水葫芦,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理,示范区内蓝藻得到彻底根治,这种新培育的巨紫根水葫芦在江苏常州滆湖扎根,成长为了净水功臣

  在太湖西侧有一方14平方公里的水域,汉字特为其独立设字,作为苏南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泊,滆湖近年来的水环境治理备受关注。此间,记者在滆湖揽月湾景区的治水示范区看到,示范区用围网隔成两部分,示范区外水质很浑浊,而且还泛着蓝藻水花。而示范区内的水域,绿幽幽的水生植物覆盖着大部分水面,未被覆盖的水面水质清澈透明。据了解,这片水域是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长三角基地运用新技术治理太湖蓝藻而设立的示范区,计划做三年示范。

  负责这片水域治理的高级工程师王益群提起一串这种水生植物,只见绿叶下一缕50~70厘米的庞大紫色根须,根须上还包裹着蓝藻死亡的油泥状残留物。王益群介绍,“这是通过生物技术培植成的巨紫根水葫芦。它具有发达的根系,能够强烈吸附水体中弥散的蓝藻,并分泌大量的克制藻化合物,使治理区域内的蓝藻很快消除。这片水域原属蓝藻高密区,我们投放水体巨紫根水葫芦才20多天,效果显著。已能达到三类水质的要求

  蓝藻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传统的治理方法主要运用物理、化学药剂以及生物治理。这比传统的物理、化学药剂、生物治理法更加有效、安全可控。同时成本更低,每亩水域治理成本仅需不足二万元。王益群表示。

  江南大学环境土木工程学院水质监测报告显示,滆湖风景区揽月湾水体投放巨紫根水葫芦后20天,水质监测对比去藻率达96.8%,总氮(TN)、总磷(TP)等其他指标达三类水质标准。江南大学原校长陶文沂告诉记者:生态环境的修复要用生态治理,这是最根本的。在目前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等有效举措同时,如果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采用我国自主生物技术,对蓝藻形成藻华爆发造成二次污染得到遏制,这对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来说意义很大。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df/2011/11-29/3495056.shtml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