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亚邮展闭幕5天超20万人次 盖邮戳淘邮品邮迷不肯走

发布日期:2011-11-16  来源:江南晚报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1116日讯】(记者吴琼)昨日上午,满载乘客的135路公交车一辆接一辆驶往太湖国际博览中心。第27届无锡亚洲国际邮展最后一天,很多市民都不想错过家门口的这次盛会,还有不少邮迷从外地赶来。下午3时,为期5天的中国2011———第27届无锡亚洲国际邮展落下帷幕,很多集邮爱好者还在忙着盖邮戳、淘邮品,迟迟不愿离开。记者从亚邮展执委会了解到,这次邮展参观者超过20万人次。


  邮迷:想把邮票上的无锡景区游个遍

  来自内蒙古的王老伯,邮展5天他在展会现场呆了4天,只抽出一天时间到鼋头渚逛了一圈。记者看到他时,老人正在整理邮品,身边堆了3个大包包。他还想趁着邮展最后一天,再淘一点心仪的邮品。

  王老伯说已有50多年的集邮历史,从1958年开始集邮到现在从来没有间断过。他主要是专题集邮,中国国旗、能源、生肖方面的邮票都是他收集的范围。凡在国内举办邮展,他每届都会参加。对本届邮展,王老伯说无论从场地还是从服务水平等方面都非常不错。老人提到,这次来的外国邮商也比较多,他买到了很多好东西。这次亚邮展,促成了王老伯的第一次无锡之旅。“真想把邮票上的无锡玩个遍。”邮票上的无锡景区,他特意抽时间实地走了一圈,但是因为时间有限,“灵山胜境”没有去成,感觉蛮遗憾的。

  家住博览中心附近的王金中和老伴都爱集邮,几乎天天都进场参观。“孙女6岁了,希望她也对集邮感兴趣。”王金钟老人说,现在集邮的大多数是老人,年轻人比较少,为此他特意带着儿子一家参观了亚邮展。上个周末游人太多了,他没能盖全各国的邮戳,昨天他和老伴又拿着集邮护照补盖邮戳来了。

  邮商:参加亚邮展是最好的形象广告

  迪维亚是一位来自印度的邮商,他们整个大家族都经营邮票方面的生意。除了印度邮票,他们还代理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家的邮票,邮品目录非常齐全,摊位前的邮迷朋友非常多。迪维亚告诉记者,这届邮展感觉不错,来的人挺多的。对他来说,盈利是次要的,参加亚邮展是公司最好的形象广告,他主要想通过本届邮展让更多的集邮爱好者知道他们公司,以便日后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正像迪维亚所希望的,他带来的公司资料都发完了。记者看到有的集邮爱好者在外国摊位前并没有买邮票,而是通过展会志愿者直接告诉邮商希望对方长期供货。从现场了解到,很多国家的邮商以及展品的征集员都是第一次来无锡,对于无锡的集邮氛围很有好感,他们带来的邮品第一天就销售一空。

  志愿者:在辛苦工作中体现了自身价值

  走进邮展馆,到处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他们的礼貌热情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外国展位前,来自江南大学的志愿者,既是服务员,又当义务翻译,把许多外国邮品顺利地推介给中国邮迷,得到了很多外国邮商和邮迷朋友的赞赏。

  志愿者罗环在一家美国展位帮忙卖邮票、盖邮戳。为了把工作做好,她还特意学习了邮品知识,以及集邮专业英语,根据中国邮迷爱好,有针对性地加以介绍。美国老板罗伯特对她非常欣赏,夸她聪明能干,能吃苦,而且工作做得很专业。在展会现场,很多志愿者在取邮票的时候都被展柜上的玻璃划破过手,但都一声不响坚持工作,忙的时候他们连中饭都顾不上吃。

  在展馆外场,志愿者们更是累得吃不消,整天帮助邮迷加盖特别纪念戳和主题日戳,而有些邮迷一次性就要盖1000多个明信片或者信封,很多志愿者一天下来胳膊都肿了。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很多志愿者都表示非常快乐。“罗伯特这位老人做生意很有自己的一套原则,非常精明,但是人非常好,面对孩子和场内的清洁人员加盖纪念戳则一律免费。”罗欢说,国外邮商的经营之道让她很受启发,学了很多东西。

其他链接: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1/11/16/012087771.shtml

本篇文章来源于:无锡新传媒http://www.wxrb.com/

原文链接:http://www.wxrb.com/node/kandian/2011-11-16/2IFA6G5DJ216935.html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