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11月7日讯】(通讯员舒媛媛 记者过国忠)记者从10月26日—29日在无锡召开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011年度专家评审会”上获悉,自教育部设立此科技奖励以来,到2010年,已先后奖励了9000多项全国高校涌现出的优秀科研成果,获奖人员60000多人次。这些优秀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评审会上指出,科学技术奖励是国家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的具体体现,教育部科技奖励是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全国高校科研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的核心地位,提升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高校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构建高校创新体系,瞄准国际科学前沿,促进学科的融合,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持续增强科学研究的积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据介绍,我国从1985年开始设立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目前分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推广类)和专利奖四个奖项。25年来,在国家教育制度的推进和支持下,在各高校科技人员和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已经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自主创新的主要基地,成为国家创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教育部对于今年的评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认真把握评审标准,认真客观的进行评价,把评审工作做得更好。今年共有来自全国82所高校的160多位专家(其中有72位两院院士)参加评审会。
本文章来源于:科技日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