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校在文浩馆311会议室设置网络视频同步直播分会场,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代表集中收看报告会,学工处副处长单筱婷主持集中收看活动。
报告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指出一代代科学家以爱国奉献的坚定信仰、开拓创新的不懈追求、唯实求真的精神品质铸就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勉励青年学子坚定爱国奋斗精神,树立自信自强的创新情怀,锻造恪守道德、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共同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时代新篇章。
黄旭华、施一公、怀进鹏三位院士分别作宣讲报告。
“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作题为《使命、责任与担当》的报告,他结合自身开展核潜艇研制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介绍了我国核潜艇事业如何在一穷二白情况下起家,克服严密技术封锁和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一个个顶尖技术难题,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展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通过核潜艇工作者“此生没有虚度”的人生评述和“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精神和使命、责任与担当。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作题为《做诚实的学问 做正直的人》的报告,他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生动阐述了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深刻内涵。他告诉大家要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正面分析负面结果、切忌一切完美主义,懂得科研文献与学术讲座的取舍,敢于挑战极限思维;要拥有独立人格和“小脾气”;不可触碰学术道德底线;同时告诫大家科学没有所谓的“真理”,鼓励大家坚定科学研究道路,从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到柳暗花明、灵光乍现的起伏中体会从事科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作题为《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 汇聚科技强国建设磅礴力量》的报告,他以图文、视频结合的形式,生动讲述了中国科学家明德楷模的感人故事,阐释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全球视野研判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趋势,诠释了精神文化建设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历史眼光关照中国现实,反思了科学精神缺失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阐明了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培植科学传统,涵养精神气质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治学与管理的体会,以四个关键词——视野、自律、想象力和梦想,勉励大家志存高远、求真唯实、大胆创新、筑梦圆梦。
两个半小时的直播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参与收看报告会的师生受益匪浅。三位院士的事迹、科研经历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科研阵地的坚韧品质让师生为之振奋、为之感动、为之向往。会后,广大师生对报告会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报告会内容既是启迪又是鞭策,在今后工作学习中,将努力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奉献中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活动现场(一)

活动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