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麻省理工学院张曙光院士来药学院讲学

发布日期:2019-01-15  来源:药学院   文、图/朱劼,审/姚剑英

1月14日上午,应江南大学药学院邀请,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张曙光在国家工程实验室二楼会议室做了关于“QTY编码技术在水溶性膜蛋白设计和表达方面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我校近百名教师与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药学院党委书记姚剑英主持。

张曙光院士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与原子中心的首席研究员,其研究方向主要为生物分子,尤其是蛋白和多肽片段的设计、结构和功能。他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癌症协会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麻省理工学院任Whitaker基金会研究员,2003任日本科学促进协会(JSPS)会士。他所领导的自组装多肽支架工作获得2004 R&D100大奖,关于直接获取生物太阳能的研究工作获选2005年十大Saatchi & Saatchi“改变世界的想法”大奖。2006年,他获得奥地利Wilhelm Exner奖章。此后,当选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现共发表160余篇学术论文,被他引次数超过28400次,h指数82。

报告会上,张曙光院士介绍了QTY编码技术在水溶性膜蛋白设计和表达方面的应用。利用QTY编码技术,对α-螺旋跨膜蛋白CCR5,CXCR4,CCR10和CXCR7中,疏水性的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4种氨基酸进行替换,设计的编码蛋白保持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和α-螺旋结构,并且在缓冲液和50%人血清中都具有优良的配体结合能力。此外,QTY技术编码的蛋白CCR5-QTY,CXCR4-QTY和CXCR7-QTY还能够与HIV外被蛋白gp41-120结合,因此QTY技术编码技术有望改善膜蛋白的水溶性,助于生物药物等的研发。

此次是张院士自2017年8月来药学院做有关自组装肽-生物纳米材料报告后的第二次来院讲学,他的报告不仅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幽默,而且将自然科学研究升华到哲学高度,与会师生深受启发,与张院士进行了深入学习与讨论。

张曙光院士报告

师生交流研讨

阅读( (编辑:朱劼)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