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大毕业生万芊致力扶贫

发布日期:2019-01-23  来源:无锡日报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1月23日】江南大学有位热心公益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名叫万芊,她的“远程联线,本地支教”模式让远在苗寨的孩子们得以拥抱世界。万芊是“惠炬公益扶贫”项目发起人,针对200多名“苗寨留守儿童”问题,探索出“两端一线”公益扶贫机制。如今她已被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创新专业录取。这项公益项目连续两年入选腾讯公益平台,事迹被中国教育新闻网、中青在线等十多家媒体报道。

据介绍,“惠炬公益扶贫”项目源于万芊两年前非洲支教的经历。她感受到要想帮助边远地区苗寨脱贫致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要着眼于苗娃脱贫的内生能力;要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要形成可持续的公益扶贫协作系统。万芊坚信扶贫事业不能单靠政府、团体或个人,必须接入市场,通过整合资源来汇聚更多力量。基于此,万芊发起了“惠炬公益扶贫”项目,以创业思维引流资源,将扶贫事业接入市场。

■在无锡,将市场资源引入扶贫项目■

在无锡,万芊围绕“筹集善款”和“传播爱心”两个主题开展了4个子项目,以公益撬动社会正能量。

一是“Two for love暖冬行动”唇膏义卖活动。发挥食品专业优势,与创业校友“梅子工坊”共同研发制作可以吃的“冬日防唇裂膏”,3天销售1000余支,并将200多支唇膏邮寄给苗娃作为冬日礼物。二是在线下举办“暖道”公益集市。汇聚了“高校社团”“社会公益组织”“周边商圈”“社会手工匠人”“国外友人”等30多个组织或个人参展,通过义卖为山区留守儿童筹集善款,当天超过1000人参与了公益集市。三是“为爱行走”公益徒步活动。连续两年与“灵山慈善基金会”合作,组织200多名志愿者通过徒步来募集善款,单次筹款38000余元。四是创办了“惠炬慈善商店”微信公众号。通过倡导绿色循环消费观念,获得闲置商品二次盈利,从创办至今盈利已超32000元。

■在苗寨,为“苗娃”赋能脱贫力量■

在苗寨,万芊深切地发现,除了提供物质条件更应该给“苗娃”赋能,为他们扶贫、扶志、扶智,给他们走出困境所需要的知识、眼界和勇气,激发“苗娃”脱贫的内生能力。

2016年2月,万芊团队与彭水县妇联合作,组织当地志愿者一起前往苗寨,为村内200名留守“苗娃”举办“食品科学小实验”“这是我们的祖国”“乒乓球中团队合作”等20余项主题教育活动。

2016年7月至8月,万芊带领团队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朝阳村村委合作,筹建了“爱心书屋”和“爱心活动室”。如今的“爱心书屋”拥有中外文学名著、科学图书、家长读物等各式图书578册,活动室内有电脑、投影仪和各类体育用品、手工用品、绘画用具、乐器等100余种共计2500多件。

从2017年开始,万芊团队开始寻访苗族美食、苗歌苗舞、草编苗绣等方面的工艺匠人,邀请他们为“苗娃”们开课,增强“苗娃”与家乡土地的联结,在传承苗族文化的同时,提升自食其力的能力。

■“两端”联动发力,探索公益扶贫新机制■

在万芊看来,“公益扶贫”不应是“孤岛”,而应当是一种联接——人员、资源、空间的联接。他们像一条扁担,连接“两端”,一端在城,一端在乡。万芊团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让外界了解苗娃与苗家文化。

2017年8月,万芊团队组织了无锡的五户城市家庭,前往朝阳村举办了“情系苗家娃,你我共成长”亲子夏令营。组织“苗娃”担任“苗文化向导”,带领“无锡娃”游览自然风光,了解彭水人物事迹和苗家文化,学习苗歌苗舞和苗绣草编,烹饪苗家美食;同时还组织“无锡娃”为“苗娃”介绍无锡本土文化,与“苗娃”结成跨地友谊。

万芊团队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要让苗娃拥抱这个美好新时代。2018年2月,万芊团队与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村寨的“爱心活动室”内配备电脑、投影仪并联接互联网,开设了包括课程辅导、文化拓展、电影播放等在内的“远程课堂”,让苗娃通过互联网探索广袤的世界。这种“远程联线,本地支教”的模式已经在彭水县落地生根。

■孩子们的笑是青春前行的动力■

在外界看来,志愿者们不辞辛苦,是无私奉献。但在万芊看来,孩子们的笑声给她带来的幸福和喜悦,是公益活动最好的馈赠。

这两年来,朝阳村的孩子们变化很大。

2018年2月万芊团队再次回访的时候,村妇联主任说,从第一次活动挨家敲门介绍,到现在孩子们主动跑来询问,从以前见到志愿者怕生保持距离,到现在主动借用志愿者手机和自拍杆,像小记者一样采访,大方自如。这些变化,村里人都看在眼里。

回访期间,万芊团队和孩子们每天一起吃饭、做活动。

孩子们热情很高,有的孩子六点多就已经到了,而不少孩子住的地方距离活动地点要走一两个小时山路。临别时,一个聋哑苗家女孩几次回头对她们做弯一弯拇指的手语,查阅之后才知道,是一句道谢的告别。

万芊热爱身处的大地,但她深知公益不只是出蛮力。在未来,她希望将自己食品专业优势与企业管理知识相结合,创办一家食品公益企业,用智慧的力量去解决在这片土地上真实的社会问题!

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9-01/23/verList.ht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9-01/23/content_736135.htm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