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无锡频道3月2日讯】你是否面对过一幅世界地图?
那些星星一样散布在地球上的城市,哪一个曾被你注目?去旅游,那些有风景的城市对你是一种什么样的诱惑?
毕业了,找工作,对那些宜居也有发展空间的城市,你曾怀有怎样的期待?
城市,用她的魅力吸引、召唤着人们,来工作,来创业,来生活,来旅游,来消费……直到你把心留在她的身边。
现在,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四个无锡”,而“魅力无锡”被放在了首位。无锡的魅力在哪里?打造“魅力无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对于这座城市,对于每一个关注无锡的人,都会是一次提问,也是一个思考和行动的过程。
文化内蕴,可持续的魅力
从古至今,无锡最重要的“标识”是创业、创新———泰伯奔吴开发江南,无锡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工商巨子家乡创业,无锡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改革开放,无锡是中国乡镇企业诞生地……
当创业、创新的历史沉淀为文化,就会变成“城市基因”,成为“城市窖藏”。
曾经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而广为人知的无锡籍著名学者胡福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是在时间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是有活力的生命体,它的魅力首先来自于在时间上沉淀下来的文化气质。”
是的,那些包含了生命、生机、活力的事物,那些可以安放心灵、有家园感的精神附着物———历史与文化,总是让人们放慢了脚步,让人们有所停留,有所依恋。
有人向往上海,因为它是“商业文化”的强大载体,尽显都市风采;有人喜欢成都,因为那里的“休闲文化”绽放慢生活的魅力;而那一首《我想去桂林》,则唱出了人们对于“山水文化”的向往。
“魅力无锡,魅力有多大,取决于城市文化内涵。”胡福明对这一方水土充满感情:“我是无锡人,我了解家乡的历史。无锡最独特的东西是吴文化,吴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最重要部分就是创业文化、创新文化,作为一座城市,它被人注目的就是一种开放气质。”
胡福明说,三千多年前无锡只是蛮荒之地,泰伯奔吴不是来享福的,他带来了中原礼仪制度、先进生产技术,是来开拓、开发江南的。这种创业、开拓精神一路绵延———到了近代,上海开埠,西方文明进来了,无锡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开放,一批民族工商业大家出现在无锡;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在无锡崛起;如今,广招天下英才,催动科技创业春潮涌动,无锡一路领风气之先。胡福明认为,“今天,打造魅力无锡,首先要探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路径,书写创业创新新篇章。”
说到文化的魅力,在外事部门工作多年的许先生深有感触。许先生接待过众多国际友城的官员、企业家和学者,“老外”对产值、利润、排位不感兴趣,但对锡绣、紫砂、泥人和古迹兴趣盎然。“因为,文化最感性,最容易打动人,也是最容易被记住的。”无锡要提升城市形象、营造投资环境,文化这张牌最有吸引力。
太湖汇聚众水,长江奔向大海。谈及“魅力无锡”,多年潜心无锡文史研究的作家苏迅提出了建议:无锡的现代都市风采逐步显露,但还需要“由表及里”,营造宽容、包容的社会氛围,提升现代都市应有的胸怀与气度,拓宽专业人才的生存空间,为个体价值的实现创造体制与机制的有利条件。只有以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才可能真正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城市个性,独特才有魅力
水的柔韧、智性,启迪了无锡智慧。
打造“魅力无锡”,需要发掘、保存好我们有个性的“城市故事”,打造“独特的风景”。我们要用“水”的智慧创造经得住后人评说、可以让外人传说的“无锡景”。
有媒体人士说过这样一件事:在北京的一个会议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让助手在投影仪上放出国内四个著名大城市的景观图片,让人们猜分别是哪座城市。
看着极为相似的高楼,在场的人一脸茫然。邹院士告诉大家,这些图片是吴良镛院士收集的。吴先生收集这些图片,是提醒大家要看到这样的现实:在“好大喜功”的建设狂潮中,留下的后遗症便是“千城一面”。
今天,无锡打造魅力城市,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的全新的追求。新追求,要有新标杆。
“城市个性,体现在市民气质上,也体现在建设的细节上。一座依水而居的城市,她的个性一定与‘水’有关。”市规划局局长翁林敏说出他印象中的“最具魅力”城市:一是瑞士的日内瓦,二是捷克的布拉格。
“日内瓦城傍着日内瓦湖,而布拉格则有一条伏尔塔瓦河穿城而过。这‘湖’,这‘河’,养育了众多艺术家,也留下了多少传奇故事。无锡依偎着太湖,大运河穿城而过,与她们何其相似。打造‘魅力无锡’,我心中的憧憬就是这些世界顶级城市。”
翁林敏说,步入“十二五”,无锡城市建设特别强调追求“个性”与“魅力”。围绕大力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打造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市规划局拿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蓝图,其中的“三湾”建设,正是一个以“水”谋篇、成系列的靓丽手笔:从“城看山,山看城,水看两岸”三个层面,对运河湾地区进行规划设计,着力在“望山面水”视角最佳的运河两岸湾区打造展示城市活力的中央商贸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对蠡湖湾地区的功能策划与用地布局深入研究,对城市天际线进行优化控制,彰显无锡“重湖叠献半城景”的特色空间格局;太湖湾规划包含太湖新城核心区和贡湖湾城市公园在内,到“十二五”末,贡湖湾北岸将出现一个堪比芝加哥密歇根湖畔的世界级滨水区。
老舍先生的儿子、作家舒乙,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城市要想有魅力,必须有几个特征:要有“故事”,要有“特点”,要有“独一门”的事。这些东西,你把它挖掘出来,就显出这个地方有“向外说”的东西,有“可以骄傲”的东西。
不得不承认,放眼国内类型相近的城市,无锡的魅力,与杭州、苏州相比,还“略输文采”;与成都、大连这样个性鲜明的城市相比,我们还“稍逊风骚”。
“一半勾留是此湖”———美景、传说、诗画、人文故事,浓缩在一个西湖里,风雅杭州,让人低回不已。何况苏杭已经先后有了“世界文化遗产”。
“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玩家天堂、美食天堂、消费天堂、茶客天堂、麻战天堂,一系列标签为成都穿上了“休闲之都”的衣裳。外地挣钱,成都消费,泡茶、泡吧、泡成都,这样的生活始终是一种诱惑。
个性、特色,哪怕是世俗的标记,无锡的“独门绝活”在哪里?浓缩无锡魅力、又真正被人口碑相传的“城市地标”在哪里?如何整合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用好城市建设的财力,让城市面孔在建设中变得更富有个性,这个问题的破解需要智慧,更需要建立一种科学决策的机制。
城市是历史的记忆,但不要忘了,城市建设也书写着历史。打造魅力无锡,不仅意味着呵护历史,更意味着我们的规划和建设要面对历史审视的目光,只有为城市增添“独特风景”,我们才可以创造经得住后人评说、让外人传说的“无锡景”。
宜居宜游,魅力长留人心
一方山水,天赐无锡。“让无锡一邑,卓然著名于世界”,一百年前,先贤们的憧憬,体现了有识之士的大视野。今天,我们打造“魅力无锡”,正是向先贤的梦想致敬。
我们要经营好山水品牌,让世界注目无锡,让无锡在与世界的交流中赢得发展的广阔空间。
对于无锡来说,水是这座城市最早的名片,是无锡人灵气的来源。
太湖,运河,长江。江河湖泊与山丘平原相间的这一片沃土上,生长着我们的家园。
感恩于自然的恩惠,早在1912年,荣德生先生就在《无锡之将来》一文中提出,要把家乡建设成为“湖滨城市”,“让无锡一邑,卓然著名于世界”。一个世纪后,我们致力于“魅力无锡”建设,也正是向先贤的梦想致敬。
当然,发展之路正如水流的迂回激荡,太湖的碧波,也映照出无锡生态建设的跋涉之旅。“水危机”之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念如此坚定,正是来源于对未来使命的自觉担当。
“魅力”是一种可以欣赏、可以让人流连的审美特质,在国际视野中,“魅力”也意味着对人类文明的责任。在美国芝加哥见证无锡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的许先生说,无锡超越许多世界名城夺得了第一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锡对待环境改善的诚意姿态和有效实践打动了评委。因为,在世界的视野里,GDP只是地区利益,而环境保护是“关乎人类未来的共同的利益”,这才是他们最关注也最心仪的亮点。
我们不必讳言,环境保护,无锡仍有很多功课要做。“作为建设‘魅力无锡’的重要内容,我市正着力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四大体系。”市环保局局长刘亚民介绍,无锡要从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以太湖为重点的干净安全的水环境,二是清洁新鲜的空气环境,三是优美舒适的宜居环境。刘亚民说,环保工作重点将放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要让环保工作的进展与群众切身感受相一致。让百姓感受到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才是真正有“魅力”。
说到山水雅居的城市魅力,怎能不说到无锡旅游。“旅游之所以在‘魅力无锡’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由无锡的地理属性、文化属性、自然属性决定的。”市旅游行业一位人士说:无锡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地段,“千里江浙一日还”的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来看,无锡的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无锡的自然属性同样优越”,南师大教授黄震方认为,“太湖佳绝处”天赐无锡,再加上日益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锡打造区域旅游休闲中心的条件令人羡慕。
“虽然具备成为区域性旅游休闲中心的各种要素,但无锡旅游业依然面临多种“瓶颈”。江南大学无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炳汝认为,在旅游创新方面,无锡有灵山集团的成功实践,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将分散的资源串珠成链,加快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化发展,让无锡旅游为魅力城市增添更为绚丽的色彩。
《中国城市营销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快乐最多的城市,是生活最有滋味的城市”。建设“魅力无锡”,我们已经出发。去寻找更富于内涵的城市符号和更智慧的经营城市方式,打造卓越的城市品牌,让世界注目无锡,让无锡在与世界的交流中赢得发展的广阔空间。
因为,无锡是我们的城市;因为,她是你我的家园。(孙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