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当梦想照进现实 青春将在磨砺中绽放——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挂职工作100天感悟

发布日期:2011-05-31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  
资料来源 中国共青团网
【编者按】 从全国高等院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是团中央、教育部党组为落实党建带团建要求,进一步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加强高校团干部培养锻炼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也是全团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以更大的决心、力度和韧劲支持基层的又一重大举措。
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组织选拔推荐,从全国1616个高校选拔确定的2625名团干部,于20113月初奔赴各县级团委挂职工作1年。我校选派的李博、季王飞、张玫3位团干部,也于同期挂职工作。日前,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挂职工作的食品学院辅导员李博,写下了他的100天工作心路历程——《当梦想照进现实青春将在磨砺中绽放》,在团中央网站“高校团干部基层挂职”专栏全文刊发。
困难都是“浮云” 总会飘走
  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这个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总面积仅有525平方公里的小县城中度过了100天,不知不觉中已经和很多同事打成一片,不知不觉中说起话来会有一些河北腔调,不知不觉中为别人介绍肃宁时,我已经在说“我们肃宁……”虽然我住在别人的办公室里,没有任何私人空间;虽然舍下刚领结婚证一个月的妻子推迟了婚期;虽然离开了自己即将步入毕业的学生;是共青团给予了我关于青春奉献的梦想,从江南到燕赵,从太湖之鼋到桑干河畔,从象牙塔到基层团建,生活条件、工作环境、饮食习惯、基层情况的复杂性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难,当青春奉献梦想照进基层现实时,是主动融入,还是顾影自怜?在江苏团省委的指导下,在河北团省委的关怀下,我逐渐卸下了思乡愁绪、主动适应、积极调整、克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挂职工作中去,100天,我已逐渐适应了挂职地方的生活,逐渐融入了新的环境,初步实现了从高校团干部向地方团干部的角色转变。我可以自豪的说:“当青春奉献梦想照进基层现实时,所有的困难都会如“浮云一样飘远。
当梦想照进现实 我需要一双“慧眼”
  如何推进基层团建,更好的做好非公团建,完成团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要求和江苏团省委对高校挂职团干部“九个一的具体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扎实调研,唯有掌握基层团组织的真实情况才能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100天,我先后深入万里镇调研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团建情况、城关镇调研大学生村官开展基层团建情况、尚村镇调研皮毛特色产业情况及非公企业团建情况、窝北镇了解中小学团组织建设情况等,累计深入乡镇基层开展调研24次。经过调研了解,肃宁县截止2010年应建团单位368个,已建团单位280个,团员总数10667人,1428岁青年数24502人,其中非公企业应建团单位209个,已建团单位123个,团员总数723人,1428岁青年数4578人,无论是已建团单位,还是青年团员比例,非公企业团建都与先进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在深入万里镇春蕾甜瓜种植专业协会团支部和绿苑蔬菜种植经济合作社团支部中,了解到支部分别在育苗基地、种植基地建立了团小组,乡镇团委又在规模较大的师素、南李庄、张大、西辛庄和大张庄瓜菜批发市场建立了流动团支部。协会团支部利用创业基地为有创业意愿的青年提供实习机会和技术支持,产业链上建立的团组织针对农村青年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提供、科技培训、信贷支持等服务,促进青年会员兴业创业。青年会员在兴业创业过程中,通过其示范作用,组织和吸纳更多的团员青年加入协会和团组织,反作用于产业发展。仅两个协会团支部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100余个,辐射周边农户达3000多人,涉及泗水岸、大曲堤、达子房和张大人庄、小刘庄和沈庄等共45个村,甜瓜和蔬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仔细思考发现,基层团组织建设既存在如组织不完善、奖惩不明确、团支书积极性不高、农村青年流动性大难于组织,活动开展困难等诸多问题;也有着非公农经合组织团建创新的探索,机会与挑战并存,转变角色需要有一双“慧眼”,不断发现基层团建问题,努力发扬基层团建成功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为“两个全体青年”做好扎实的铺垫,才能为青春奉献基层的梦想找到适合发芽的沃土。
做好副职 在参与中转换工作角色
  做好一名副职,做到既不被动接受,也不越线拍板,在协助中推进工作,在沟通中实现自身工作理念,结合大局,主动介入,建言献策,在参与中学习基层团工作经验,在参与中转换工作角色。
1.热心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过调研了解,发现肃宁县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虽然多样,但是集中服务日多年一直集中在县城,我结合地方实际,建言献策,希望志愿服务集中活动日能够下乡,让县直各单位都去乡镇服务,让更基层的老百姓享受到志愿服务的方便,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也是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推进。书记采纳了我的意见,结合今年的旱情,我又积极联系电力局和水利局团支部,希望他们能开展保春灌,促春耕的抗旱志愿服务,多方沟通后,县电力局团支部成立了12支“抗旱小分队”,深入田间对电力春灌设备集中开展检修,抢修,为春灌,春耕志愿服务奉献青春力量,活动被沧州日报下的《肃宁周报》和县电视台报道,更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在志愿服务月中,我还积极联系县一中、育英中学、二实小等学校,开展环保志愿服务行活动,处理白色垃圾,宣传环保意识,更与中学生建立了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沟通交流做好准备。志愿服务奉献了热情,凝聚了精神,擦亮了团旗,结下了友谊。
2、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和巩固全县青少年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成果,我积极参与策划并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扬如火青春,延红色信仰”红歌会,该活动在县直机关、窝北镇中学、二实小、县一中等多家单位开展;创建年度“先锋红旗团委”、 “先锋红旗团支部”活动,此项活动在2010年取得良好效果,肃宁县公安局团支部获得了2010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旗飘扬,青春肃宁--庆祝建党90周年肃宁县青少年红色巡礼活动”参与人群反映强烈;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等多多项活动的出色组织和有效参与得到了地方领导的高度赞扬。
  3.以青年创业培训见习基地为抓手,扎实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通过调研得知,肃宁县建有沧州市首家青年创业见习培训基地,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地作用,在与团县委书记沟通并报请组织部批准后,团县委召开了基层 “党建带团建”暨青年创业培训见习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会议以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广大青年创先争优,进一步夯实党建带团建工作和青年就业创业基础,为全县广大青年投身“创先争优”伟大实践 建功“十二五”宏伟蓝图指明了方向。会议重实效,以在农业经济合作社现场开会的形式激励青年就业创业,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青年代表观摩省级蔬菜专业种植示范点的种植技术为他们提供实践经验;在这100天中,我积极参与收集资料策划,编印下发了《肃宁县青年就业创业指导手册》,并组织召开了手册发放仪式,为创业青年代表和各农业经济合作社发放共计500份,为全县创业青年提供了智力支持,解决了青年创业找政策难,找途径累的现实状况,填补了肃宁县创业指导丛书的空白;此外我还积极参与沧州“青年卡”申办事宜,与当地团干部一道到所在县市的商家、培训机构、金融单位商谈,为地方青年的就业培训、学习交流、小额融资提供了便利服务。
碰撞智慧火花 寻找主动工作的切入点
1.努力探索乡镇、非公企业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乡镇、非公企业的组织格局创新对高校团干部而言比较生疏,我加强学习,同时积极配合县级团委班子成员,努力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非公企业团建、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广泛开展。如何突破农经合组织团建瓶颈是摆在基层团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积极配合有效沟通,通过沟通不断碰撞智慧,肃宁县已经通过协会建团、团组织和创业基地服务青年创业、青年创业促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了“协会+团组织+基地+产业”四位一体的团建工作格局。
  2.以调研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地校对接共建工作。
团中央为什么选派高校共青团干部下基层县级团委挂职,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挂职为契机,以挂职干部为纽带,搭建地校产业对接,形成高校科研人才资源和地方特色产业的有效结合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这也是我个人的思考。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我主动向组织部长及团县委书记汇报,起草了“知识促发展,人才强燕赵”--肃宁县与江南大学科研对接活动的策划,寻找江南大学优势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和当地皮毛加工企业和针纺企业的对接点,江南大学食品科学的科研优势与当地食品加工企业的结合点,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初步认可,并要求进一步调研。下一步,我将继续深入肃宁县特色皮毛产业以及相关针纺企业调研,为此次活动的举办打好基础。
聚是一团火 散做满天星
  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我与21名“挂友”相互勉励、相互学习,在全新而又充实的工作中,不仅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更收获了友谊。西柏坡下,我和战友们一起追忆红色足迹;吴桥相聚,共度属于共青团友谊的元宵佳节;沧县拓展“铁骑队”和“神马队”并肩挑战极限,QQ群、飞信群、集体微博,成了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建立集中学习调研制度,每个月到一个挂职干部的所在县开展活动,学习经验,促进交流。100天来,21张陌生面孔已经变成熟悉的脸庞,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回首100天,有刚刚赴任时的激动和憧憬、有面对新环境的忐忑和困惑、有融入基层工作的自信与欣喜,更有对未来工作的自信和希望,聚是一团火 散做满天星,我不做最耀眼的一颗,我只希望当青春奉献的梦想照进基层工作的现实时,我的青春将会在磨砺中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江南大学挂职团干部 李博)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