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继往开来 止于至善——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十年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10-09-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9月23日讯】: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坐落在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风景名胜锡惠公园旁, 这个古朴优美的校园如今越来越受到全国网络教育界的关注,成为江南大学网络教育腾飞的基地。
2000年到2010年,江南大学的网络教育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可谓十年风雨,十年奋斗,十年发展。
1999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无锡轻工大学的校领导审时度势,在2000年成立了学校网络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网络教育所需配备的软硬件条件认真而积极地准备。
2000年,教育部同意无锡轻工大学(次年与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江南大学)等15所高校开始网络教育试点工作,从而使学校成为较早实施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同年8月,网络教育学院正式成立,学校网络教育从此拉开了扬帆启航的序幕。
十年,对人类历史而言只是短暂一瞬,但对江南大学网络教育来说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十年。它让江南大学的网络教育走过最初毫无经验的青涩、简单,走向如今的体制健全、桃李满天。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大学的网络教育从十年前的一间办公室、两个人,发展到今天拥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基地,拥有2万余名网络教育学生,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最优秀的十大网络教育学院之一? 带着疑问,笔者近日走访了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
十年风雨: 在开拓中前进在创新中腾飞
回顾十年,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初创起步阶段(2000年-2004年)
网络教育是中国教育界的新生事物,是学校从未涉及过的全新领域。这一阶段,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的创业者们在学校领导的热忱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不畏艰辛,敢于尝试,为学校的网络教育的顺利起步和长远发展,做了五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探索、学习并顺利完成了首届全日制学生的全部教学过程,使得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很快步入正常轨道。学院教职工勇于开拓创新,边干边学,圆满完成了整个网络教育的筹办、招生、教学、管理,以及全日制学习、学历教育、业余学习等全部环节,实现了教学管理从“业余”“专业”的提升。
选定了长期合作伙伴。200112月,江南大学与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网络教育项目全面合作协议,引入公司体制、机制、资金和技术支持,迅速将教育资源与数字技术、网络平台、学习基地、规范服务联系在一起。
开通“网上江大”。2002年,学院教学支持平台与管理系统投入运行,“网上江大”正式开通,初步建成功能完善、流程明晰、完全基于互联网并以自主学习为主导的网上学习和管理环境。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创业初期,学院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尝试完成了所有的管理制度、流程、规定的起草、讨论、修改工作。在不脱离学校总体框架的前提下,对学院的体制和日常运行机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较早地完成了从脱产学习到业余学习的转变。学院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在准备脱产的招生教学同时,即着手准备业余学习的招生和教学。到2002年春季,便有了5个业余学习专业开学。2003 年,学院开始将业余学习相关的一切(包括虚拟校园、语音视频交互、白板、网上虚拟实验、业余学习课件等)纷纷上线尝试演练。到2003年底,面向在职从业人员业余学习的基本框架搭建完成。
巩固发展阶段(2005年-2008年)
2005年,学校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及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率为出发点,将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进行了整合重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做法。
这一阶段学院开展的最有价值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新组合了校内继续教育的优质资源,对相同层次的相同专业,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统一了网络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
在利用成人教育成熟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进一步规范网络教育教学过程的同时,在成人教育尤其是函授教育中,逐步推广网络教育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和学习的新模式。
利用学校重点学科的优质资源和网络教育的形式、手段拓展新业务。从此阶段开始,学院开始使用自己的网络教育新模式,将学校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等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向行业辐射。重新整合了江南大学的校外办学系统,推进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和成人教育函授站的完全融合,逐渐形成统一办学机构、统一招生宣传、统一规范管理、统一考核评估的江南大学校外办学体系。
对业余学习的网络教育办学制度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例如对学位授予条例、教学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修改、修订。
组织学习中心每年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与研讨。从2006年起,学院开始坚持每年召开招生教学会议,专门召集学习中心和学院有关的业务人员,讨论招生和教学的业务。
学院网络教育招生人数首次超过一万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和开课门数,以及学习中心数也都有长足的发展。
实现跨越阶段(2009年至今)
这一阶段是整个学院谋求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学院虽然每年定位都有微调,但在这过程中,稳步发展和保证质量两点,是学院历史上贯彻至今未变的。
这段时期,学院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奥鹏”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全面合作,将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十余省市近百个站点。
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申报取得突破。连续两年申报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使得江南大学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从网络教育试点高校的第三方阵迈入第二方阵。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业内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学院的网络教育已不仅仅限于原先的教育培训格局,而开始积极向社区延伸。
十年耕耘, 成果斐然
多途径扩大办学规模。面对网络教育招生政策的调整,学院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挖掘老站点、开发新站点,将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十余省市近百个站点。招收学生数从2000199人增至近年每年近万人,目前在籍学生数已经达到2万人左右。
新专业开设逐年增加。十年来,网络教育专科专业数由最初的4个增至20个,专升本专业数由最初的5个增至17个。新设专业基本包括学校所有最有特色的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课程建设取得优异成绩。教学资源种类及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实施辅导媒体库10734学时,非实施辅导媒体库7146学时,试题库1356学时,专题讲座52学时,教学案例库1252学时,常见问题解答库1套,网络课件300多门。
精品课程建设成绩骄人:“教育技术学”和“人工智能概论”分别入选2009年和2010年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远程教育导论”、“食品营养学”、“教育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入选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2009年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特色专业。“大学物理助学型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获“首届江苏省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社会认可度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不断提升。学院2009年再次荣获腾讯网全国“十佳网络教育学院”称号,与中国人民大学和重庆大学共同成为连续三年被评为“十佳”的网络教育学院。同时,学院还被新浪网授予“2009年度最受社会认可远程教育学院”称号。在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十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学院荣获“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秀奖”,黄正明院长荣获“远程教育贡献奖”。黄正明院长编著的《远程教育教程》一书被评为中国科学院2009年优秀教材一等奖。
十年追求: 努力完善内涵建设 致力打造江大品牌
十年打基础,十年创品牌,在这条路上默默耕耘着的江南大学网络教育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回顾十年创建品牌之路,学院认识到:品牌出于管理,品牌出于质量,品牌出于服务。
强调管理铸品牌
如果说学院十年来对品牌的维护算得上成功的话,“强调管理,稳定内部,减少内耗”便是重要的成功秘诀之一。
试点早年,学院的着眼点就是放在抓管理、抓服务、抓规范和夯实基础上,学院日常工作的内容就是强化内部管理。江大网络教育学院在2000年成立后,招生规模始终处于稳步增长的过程中,直到2005年,招生规模才首次达到5000人,2008年时超过了1万。目前在籍学生稳定在2万人左右,学生数量处于试点高校中等水平。
为了实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学院与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教育项目合作协议,并在教育合作中引入了公司体制和机制。学院在内部组织机构建设上选择“大部制”。内部组织机构建设,是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管理上,保持“大部制”与细分部门(即很多人提倡的高度扁平化管理)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
学院还十分注重对校外学习中心的选择与管理。学校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教育主管部门所要求的独立接受审核及审批资质;有着良好声誉、有一定社会影响、办学严谨,一般为专科以上院校。
注重质量铸品牌
学院在稳步发展规模的同时,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质量方面。自2003年起,学院就将“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列为网络教育试点工作的重心,在确保教学质量上,学院十分重视并大力推进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在2007年,学院启动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省成人教育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参照学校《关于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关于开展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实施、基本要求、经费管理、评估与验收等,建立了科学、细致的管理机制,以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有序、规范地进行。
真情服务铸品牌
服务意识,是开放教育的精神核心之一。对于学院来说,2003年开始提出强化服务至今,服务已经内化为其自我要求。学院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目标而展开的。学院通过技术支持、资源支持、导学支持、教师支持和管理支持等多方面,构建了面向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有效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院利用江南大学的学科优势,积极为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当初江南大学在申办网络教育试点时便明确两个特色,其中之一便是轻工特色。目前,学院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合作开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焙烤)专业尤其成功。十年间,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同时也发现了自我发展的机会。如与无锡市政府通力合作,以建设学习型城市为宗旨,积极策划并参与组建了无锡市“网上学习城”。
十年,是一段历程的休止;十年,更是一段新历程的开始。对江南大学的网络教育来说,今天的回眸,不仅意味着对过去的回顾、总结,更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不断攀登,追求卓越,止于至善,江大网教人有这样的心胸和理想: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得最好。在今后的日子里,学院将以此次网络教育十周年庆典为契机,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以正确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扎实的办学基础作铺垫,以有效的管理模式为依托,以优良的服务作推动,努力办出一流的网络教育,为国家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我们坚信,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李心仪 单慧蓉 顾慧娟 黄可雯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