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平先生为江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江南大学文浩科学馆捐赠人
片头导视: 他生长在台湾,却总是从父母那里聆听着对故乡的思念;家族的熏陶,故乡的召唤,终圆他多年的桑梓之梦;寻根之旅。父子两代人多次慷慨解囊,捐资教育,造福桑梓。桑梓之地,父母之邦,凝结浓浓乡情。本期《点击神州》之“华人影像志”为您讲述台湾实业家程正平父子报以桑梓的感人故事。
主持人1: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点击神州》之“中国根•中华情•华人影像志”特别节目。俗话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小远离家乡常年在外的人,那种想家的辛酸,思念故土的情怀是无法被岁月所遮掩的。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虽身居他乡,却念念不忘故乡的一切,总是极尽所能来支持家乡的教育和其它公益事业。他就是台湾能源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正平先生。前不久,我们的摄制组与程正平先生一起共同踏上了他的寻根之旅。
引子---寻根之旅。
解说1: 2010年1月22日,台湾能源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正平一行踏上大陆的故土,前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亭镇程家故居,带着几分期许与陌生,开始了自己多年梦寐以求的寻根之旅。
去往无锡老家路边,车中镜头(东亭小学还在吗?程志翔:在,东亭小学倒是可以去看一看的,你父亲从那里走出来的)。
解说2: 这是紧邻程家故居东亭北街的一条河。这里原本并没有堤坝,而早年间这里却经常发大水,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程正平走入故居途中河边河堤旁。带镜画面跟拍程志翔:捐了100万台币然后就修这个堤防,程正平:哦,就是无锡同乡会吗?程志翔:对,当时就是你父亲发动的,程正平:这个就是这加高了。。就这个你看,嗳这些你看,这些都还没有,这些都还留着嘛。刚我才想到我第一次回来应该是97还是98年,不过现在又变了,(父亲对我)小时候有提过,我们刚刚提到东亭小学是不是还在原来的地方~~就是寻根之旅,真的。
解说3: 在看到祖父辈曾经居住过的故居时,程正平像孩子般一样充满好奇。
程正平:程志翔:这个是“怡阙孙谋”啊,这个还留着,很多年了。程正平:哎呦,这个还在呀。这个有一百多年了,噢怡阙孙谋这个是清(代)还是明(代)啊,这个很老很老的。是井水,都还在用井嗳。这个巷子这么深啊哎呦这有趣嗳,有趣哦。这个也好奇特噢,直接放煤炭在里面。程志翔:介绍程家故居亲戚(程志新堂姐)给程正平: 是(我和你父亲的)堂姐姐,这是正平。程正平:噢你好你好你好。我是正平啊,我正字辈。住在里面都不是我们程家的人了吧?都不是了。噢~~
解说4: (程正平简介)程正平--台湾能源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生长于台湾,毕业于台湾国立海洋大学,后赴美加州圣荷西大学深造,1982年回到台湾,进入由父亲一手创办的台湾能源航运公司任职。
解说5: 在程先生的记忆里,父亲怀有浓厚的故乡情结,并热衷于家乡的公益事业。父亲对待事业沉稳又务实,生活中待人谦和,深得他人信赖。程正平同期:我父亲实际上现在想起来在我的印象中,基本上一个很普通的说法的话,就是说我父亲就是一个很踏实,也不做一些虚的,不华丽的一个人,他对我们的要求实际上也很简单,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怎么样啊,可能就套句我们中国人讲的就是中庸之道。我父亲的影响,就是不要说在无锡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提到我父亲的名字,很多长辈们或(朋友)什么的话。都会对我有所提携,有所帮助。那这个真的是我自己都想不到的。
解说6: 程正平的父亲程志新老先生就出生在秀丽江南的无锡东亭镇。从小聪明懂事、上进好学的程志新,当年就以高分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并以优异的成绩学成毕业,进入石油运输行业。1949年,程志新举家迁往台湾,凭着多年石油运输管理的丰富经验,在台湾创立能源航运公司,从此程氏的事业进入了另一片崭新的天地。
程正平同期: 那我父亲实际上就说他在台湾他是到后面退休以后才就是说自己出来创业成立能源航运公司,基本上在之前呢,他就是也服务于中国石油公司。
解说7: 程志新创立的能源航运公司,逐渐发展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原油、成品油、液化气等各种能源的重要运输公司之一,成为业界翘楚。公司现拥有超大型原油船、液化石油气船等数十艘,为台湾仅有的高水准专业油轮公司。此外,程志新先生还兼任中国验船中心主任?、及台北市轮船商业同业会常务理事等职;曾推动并入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程正平同期: 我父亲呢在很早的时候,他在参加青商会的时候他曾经去过美国,然后就是说发觉美国那个时候就有发掘十大杰出青年这个计划,所以他回来以后他就,刚好他是接青商(台湾)的总会的会长,所以在台湾他也就推动了这个所谓“十大杰出青年”这个计划。所以推动以后结果非常非常的成功,而且也获得了当时台湾的领导蒋经国先生都获得他的认可。那台湾今天很多的不管是政界甚至商界很多的领导人,实际上都是当时这个十大杰出青年选拔出来的,所谓杰出青年。
解说8: 程志新老先生不仅对石油运输事业尽心竭力,更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真诚的爱心,从事着很多社会服务工作。到了晚年,程志新老先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越来越深。离开故乡多年,他总想着要对家乡做些什么。
程正平同期: 因为我也讲了,我父亲和母亲他们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就自己选择区了台湾,等于说不是逃难,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亲戚都没有,就两个人就去了台湾了,那实际上他们对故乡对家里面的亲戚啊,从父母兄弟姐妹统统都在大陆,所以那情怀是绝对是忘不了的,那我父亲后来实际上到了晚年,即使当年两岸关系还没有很明朗化,可是呢,也可能因为就是说人到老了对这个故乡的感情就越来越深。所以他在八五年,跟我母亲呢就从美国特别转到日本(在回国),等于说当时在台湾还不许可的情况下就回到了祖国。
程志翔同期: 四八年他到台湾去,八五年回来的时候应该是三十八年吧。他当时就突然跟我提出个问题,那时候一起去爬山他说:我小时候受了家乡的教育,家乡人民对我都有恩。他说我想回报家乡的人他就问我他说是这样有什么办法。那我说,那你给学校捐个东西吧。
解说9: 这是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无锡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87年11月,我国石油化工界前辈,台湾著名的无锡籍实业家、台北能源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志新老先生,为了纪念父亲程文浩先生,同时支持家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美国程氏教育基金会的名义捐助100万美元,兴建文浩科学馆,并设立文浩奖学金,为江南大学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程志翔同期: 那时候很早啊,台湾还没有允许到大陆来,八五年来的时候他有了这个想法,可是再三跟我讲,他说不可以跟别人讲的,不然的话他说我要进监狱的,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决定要捐一百万美元,因为他从小受了中华文化比较深厚的熏陶,所以很讲情很讲义。当时那个钱也是从美国寄过来的,因为这个事情比较早啊,我就请示了无锡市政,他们那些领导都很支持的,都很支持这个事情而且从各方面都提供了方便。所以呢我想他为什么要捐这个就这两点,一个就是要报效家乡,一个他就是要报孝父母,所以它这个名字呢就用了我父亲的名字。
解说10: 文浩科学馆于1987年8月开始设计,1988年5月开始施工。在建馆过程中,程志新先生曾三次来到无锡,详细询问设计、施工情况,并亲自到工地查看,提出许多修改意见。他希望此馆能发挥它在教学及科技学术信息交流中的作用。1990年9月,文浩馆正式落成开馆。在开馆典礼上,程志新老先生说道:广大青年同学,在此锡惠山麓,太湖之滨,养浩气,蓄大志,立足江南,放眼世界,以扎实的学识为基础,掌握中华文化和先进科技,奋斗不懈,共谋中华之振兴。
程正平同期: 我父亲在八五年的时候呢,也不管就(台湾)政府的规定,就自己就跑回来了,然后呢因为当时我五叔叔(程志翔)也刚好从包头调回这个故乡无锡,就是主持江南大学(当)校长,所以呢也就看到当时国内的建设也比较落后,所以也就是,就提出了希望就是说做一个捐献,然后替学校做一个比较有,又有现代化,又等于说又有一个启发作用的一个捐献。可是基本上这个文浩馆是我们当时是希望是一个不但是硬体上是一个新的建筑的概念,也就是在思维思路上都是带进来一个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程志翔同期: 这个馆的作用呢就是能够使江大的学子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同时为我们无锡创造一个有学术交流的一个比较高档的一个地方,我觉得我哥哥,当然他贡献的是物质的东西,实际上留给我们的精神上的东西。
解说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石。程志新老先生更是深解其意,为此他曾多次回到江南大学,鼓励家乡的学子们要勤奋学习,报效国家。 1994 年,尽管病情严重,但老先生仍然坚持回到江南大学演讲,以激励学生们。
我最受感动的是,他快已经不行啦,就是马上他要去世,去世前夕,他来给就他搞了一个奖学金啊,他发奖的时候他就讲了他说我们这些人到台湾去的时候啊其实都很穷,他说今天我们给故乡的子弟发奖学金,大家都是一个心愿,大家都是无锡人,大家都是中国人,希望你们呢都能好好报效祖国,他甚至讲的很动情,他都流泪啊,后来两个月以后他就去世了。
主持人2: 七十三载人生,岁月匆匆,但其对家乡对社会的贡献,却似一颗耀眼的星星划过天空。父亲的为人处世,对程正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程式集团,产业已经涵盖能源运输、环岛油料运输、海上油田储存及计量业务、并培养了大批油轮专业人才,历经多次国际能源危机而屹立不倒,在世界航运界享有盛誉。尤其是程正平对故乡的教育等公益事业,更是接其父之衣钵,并将其发扬光大。
解说12: 2000年9月,文浩科学馆十周年前夕,程正平先生代表程氏教育基金会捐助25万美元,对该馆进行全面整修。2006年,随着江南大学蠡湖新校区的建设和原址置换工程的实施,程正平再次捐赠500万人民币,助建第二座“文浩科学馆”。两座“文浩科学馆”出自同一个家族的两辈人之手,新馆承袭了旧馆的基本风格,具有科技、文化交流和娱乐等功能。。该馆的建成将为江南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活动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程正平同期: 我父亲实际上走的也很早,也很突然,那到今年呢实际上他已经走了十五年,讲到这个的时候,都还有点感伤,那这个十五年来实际上也因为我父亲的关系,我开始接触这个大陆,因为我也是生在台湾长在台湾,可是因为我父亲的关系,所以我从,我个人从90年就已经踏入祖国,因为呢老实讲我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荣幸,能够说在两岸的文化交流,教育上面呢做了一些小小的贡献,我一直认为就是说对教育上的贡献是最值得的,实际上我们对教育的贡献,我们决定也不会说只是做到今天为止,我们也是希望能够一直继续做下去,也可以说,我也希望我的儿子还能够继续接棒。
江南大学校长陈坚同期: 程志新先生和程正平先生,两代程家人对江南大学的捐赠、支持,那么从基本上来说是从物质方面对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实际上从更高的层面上,他是对社会,引领社会,支持大局、支持办教育起了一个表率作用,从我们的角度呢,大学里面也是非常地希望得到社会的捐赠,同时也是希望借这些典型的事例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应该向他们学习,来回报社会,感恩社会。
解说13: 如今,程正平先生还担任着江南大学副董事长,协助成立助学基金会、促进学校和社会各方的联系与合作,在闲暇之余他也不忘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程正平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期程正平: 你们俩是好朋友吧,宿舍也在一起啊,哦你已经大四了?那你快离开学校了?那你毕业了想干嘛(毕业应该会选择创业)哦没有想继续再念了。
解说14: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徘徊在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程正平仍旧依依不舍,桑梓之情溢于言表。此刻,或许他更能明白:为什么父亲病重临终之际,仍然难舍故乡之情、难忘家乡的莘莘学子。
主持人3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余光中的这句诗词,深刻地表达了飘流在孤岛上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把他们对大陆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感人至深。台湾与祖国大陆本系一脉相传,任何海峡、任何距离都难阻隔亲人团聚、祖国统一,这是所有华人的共同心声,也需要海峡两岸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期节目,我们将继续为您讲述,程正平先生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感人故事。
感谢您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