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是江南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在江南大学5000多名新生中,有一个叫邹婷娇的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一出生被诊断为先天性发育不良,胸部以下骨骼生长畸形。背弯、腿痛,甚至连最基本的端坐都无法做到,直立行走更是一种奢望。老天爷似乎跟她开了一个可怕的玩笑。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12年艰苦求学路,今年高考,她考出了353分加双A+的好成绩,超出了本一省控线5分,被江南大学文学院录取。能考上本一类高校,她付出了常人不可想象的辛苦。在无锡太湖高级中学就读时,就被同学们列为心目中的“张海迪”。她说,她用成绩报答了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爱。
带着同学们的爱走进考场
婷娇是一个刻苦努力的女孩。她不把自己的“特殊”作为松懈的借口,而是比常人更努力。她从不让父母为她的学习担心,但是她的用功却让父母为她的身体担心。她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学习上,她的成绩始终在年级50名以内。到了上学的年龄,婷娇也渴望着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坐在课堂上。在父母四处奔走下,婷娇在净慧小学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活。上中学时,由于学校是住宿制,而婷娇的身体情况不允许她住在学校里,于是她父亲承担起了接送任务,每天早上7点把婷娇送进课堂,晚上9点接回家,这一送就是六年。婷娇她,将课堂从一楼搬到三楼,百般呵护;中午,送饭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打好饭,先送给她;平时,婷娇偶遇小病,同学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去医务室配药,给她最迅速的关心和照顾。班级活动,学校运动会,观看文艺演出,社会实践活动,春游等等,同学们都不会忘记她,还带着她一起登上了江阴华西的“长城”。
高考前两天,班里的老师和同学一起悄悄地准备好为婷娇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19岁生日,当全班同学为她唱起生日快乐歌,希望她带着全班同学的祝福,带着全班同学的爱,带着灿烂的笑容,走进考场,搏击人生的挑战时,婷娇感动得哭了。
她说:“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字典里不能有绝望!父亲天天把我从一楼抱至四楼的艰辛,激励我继续坚持而不放弃。”她也用她的实际行动回报着父母、同学、老师的爱。在下课或空余时间,她常常在给同学们解决难题,为大家排忧解难。运动会期间,她虽无法参加比赛,却也坐着轮椅给大家加油,并积极撰稿、投稿。婷娇的同学说:“是她,教会了我们自强、自信、感恩”。
学校为其建立帮扶制度
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在新生校报到前,学校就主动去了解了婷娇的情况,并与婷娇的家长协商。学校承诺在硬件设施上新校区的无障碍通道会保证她“行走自如”,并将专门为她建立心理、学习、生活三方面的帮扶制度。在新生报到的当天,婷娇的父母与校方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相关方案: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和之前先例的做法,学校准备给婷娇一间独立的宿舍,由婷娇外婆陪读,料理生活。江南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梅芳老师表示:根据婷娇的实际情况,学院会安排专门志愿者小队为婷娇服务,保障她的学习和生活。周书记介绍说:“平时,文学院的志愿者小队就常进入社区和博爱疗养院提供志愿服务。这次是自己身边的同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一定会做得更加出色。” 摘自《扬子晚报》(文学院 胡志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