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地处经济发达的江苏无锡,学校除每年提取学费总额的8%通过“奖、贷、助、补、免”等多种形式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外,还利用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学校董事单位、地方企事业单位、杰出校友、社会慈善家的合作,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拓展解困助学渠道,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企业和社会名流设奖助学。学校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各学院也建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校院两级董事会有效地争取了社会资源的赞助,共有88家著名企业、荣智权等一批社会名流在学校设立了奖助学金。无锡希捷(国际)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希捷爱心奖助学金”,每年向学校捐赠30万元用于学生资助工作;每年有40名家庭困难学生得到“肯德基曙光基金”20万元的资助;2006年至今,共有200名贫困学子得到“罗马重工爱心助学金”40万元的资助。三年来,学校社会资助总额超过800万,年增长率达192.6%,呈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
二是校内外个人和群体结对资助。在江南大学,有300多名在职教师以个人名义资助困难学生,12个学院设立了教师帮扶学生的“爱心基金”、“阳光助学金”,流动资金达30余万元;有80多名离退休老教师与200多困难学生结对资助,李宗元老师捐资助学十五年如一日,宗平生老师筹资100万元设立专业助学金,何宗循老师一次性拿出10万元个人积蓄设立助学金。同时,社会群体和个人也向该校学生伸出帮扶之手,无锡市委党校离退休支部长期结对资助多名贫困学子;农工党无锡市委连续4年结对资助贫困学生,直至顺利完成学业。此外还有一些匿名资助,外国语学院闫世丹同学收到了一张1000元的资助汇款单,汇款人一栏是“无锡市助学协会沈新稚”,114电话查寻并无此单位信息,汇款单附言“别说,报效祖国。”
三是积极争取社会勤工助学岗位。学校:在积极争取地方经济资助的同时,还本着“扶贫与育人同步,助困与励志携手”的宗旨,充分挖掘社会勤工助学岗位,教育引导学生在自强自力、自力更生中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主动与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无锡肯德基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无锡分公司、无锡市南长区个协等单位积极联系合作,开拓社会勤工助学岗位,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入社会的平台。三年来,社会勤工助学岗位累计安排2300多人次上岗,让贫困学子在获得资助的同时能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激励他们完善自我、挑战自我,以自信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四是稳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学校先后与农业银行无锡分行、工商银行无锡分行、中国银行无锡分行积极开展银校合作,稳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后建立学校与银行主管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校院两级贷款申请审核制度等,积极探索国家新资助政策的最佳方式。进一步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组织和管理工作,理顺各种关系,抓好制度建设,抓好诚信教育。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助学贷款3100多万元,获贷学生5700多人次,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
来源:2008年04月24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