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一路坎坷一路歌,她—— 辍学打工两年终圆大学梦(江苏脊梁)

发布日期:2007-04-26  来源:江南时报  
资料来源 江南时报
  22岁,如花的年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22岁大一女生戚元静却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这位家境贫寒的女孩从小成绩优异,后因经济原因辍学,在家乡做了5个月的代课教师后,外出打工,先后辗转济南、天津等地。2年后,用辛苦积攒的23000元钱给家里建了新房。而后重拾课本,去年9月终于圆梦大学。
戚元静,1985年出生于山东淀州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父母年迈有病。全家常年寄居在邻居的空房中。初中一年级,小戚的三个姐姐全部出嫁,之前被姐姐们呵护的日子也随之消失。之前无忧无虑的她,第一次发现开口向父母要学费是多么难以启齿。当父亲无奈“嗯”的一声转头就走时,她望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心里阵阵酸楚。
中考前,她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当问及为何请假时,她说:“或许就是因为爸妈的白发吧”。简单的理由中带着无尽的辛酸。一个月后,她考取了县一中,县里最好的学校,可她最终却选择了县二中上学,只因为县二中承诺全免她中学的学费。
戚元静上高中所需的生活费使全家一筹莫展。戚元静说,她高中时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30元,每天只能消费一块钱。上高中后,她一个月回家一次。为了省钱,每次她都是骑自行车往返,单程就是80里。
上高中3个月后,看着父母的艰辛,她毅然决定离开学校。辍学后的她,在家乡的中心实验小学代了一个学期的课。后来,在姐姐的建议下,她只身一人去了济南,做了一个月的摄影师助理,三个月的化妆师助理;由于收入太少,又改做推销员。在两个月的推销中,她经历了无数次的碰壁,感受了太多辛酸。她把赚来的钱一元一元攒起来,默默忍受旁人眼中“小气鬼”的指责。
2003年春节后,她只身来到了天津,应聘一家只招中专以上学历人员的电子厂,她被公司副总破格录取了。工作相对稳定,使她有了能够看书的业余时间。
2003年的春天,她把自己工作以来所有的积蓄23000元钱都寄回了老家为父母建新房。7月她从天津返家时,新房也基本建成。她如释重负,父母终于有了栖身之所。回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在县职业中专的高中部学习一年多。后来,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在5年后又回到上过3个月学的县二中学习。
2006年9月,戚元静终于考取了教育部属重点大学——江南大学。大学学习之余,她做家教、找兼职,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和偿还学费。如今的戚元静,走过了孤独和无助,正微笑着面对学习和生活。
来源:《江南时报》(2007-04-24第13版)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