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大学毕业生放弃优越工作 环中国骑行宣传大西部

发布日期:2006-11-21  来源:宣传部  
资料来源 宣传部
  25岁的薛景华今年7月刚从大学毕业,与普通毕业生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做志愿者,而且是个“孤独”的志愿者:一个人,一辆自行车,100多斤的行李,计划在两年内环游中国,行程预计4.5万公里。他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西部建设,帮助西部地区农民脱贫。
11月18日晚上11点钟,薛景华从堪江越海抵琼。19日下午4点半钟,他在海南大学开展宣传时,接受了本报采访。这位来自河北唐山贫困农村的小伙子精干而结实,晒得黑黑的,小腿上有不少伤口。他于今年10月15日从浙江出发,至海口的行程为3000多公里。薛景华说,目前,他的“万里长征”只是走了第一步。
当班干部人生态度变化
组织骑车越野煅炼胆识
薛景华毕业于江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他在简历中写道“自幼在父母的教导下,承袭了燕赵人民的善良淳朴,同时,家境的贫困使我性格内向,不事张扬。上高中时当班长和团支书的经历使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不再孤僻内向,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对生活充满激情。”在校期间,他担任江南大学“骑迹”单车俱乐部会长。2005年暑假,他组织策划了“三千公里骑行青海,江大学子情系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带领5名同学,历时31天,自行车骑行兰州—西宁—环青海湖—塔尔寺—甘南—川北—成都线,以锻炼胆识。
放弃优越工作当志愿者
环中国骑行宣传大西部
大学毕业后,薛景华在一家大公司里找到工作,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份优越的工作,然而,他随后的选择令所有的同学大吃一惊。
薛景华说,之所以选择当志愿者,有偶然,也有必然。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他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招聘志愿者单车环游中国公益募捐的信息以及云贵川贫困农民生活状态的照片,他当时很受触动,感到西部地区贫困农民的神态和衣着与家乡父老非常相似。他试着投了个人简历,半个小时后,主办方回了电话,之后又交谈过多次。最终,他毅然放弃为众人羡慕的工作。
“很多同学劝我再想想,他们说,一个人骑自行车,走那么远的路,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和前途当赌注。我也不是没想过,即使2年后我平安归来,能否顺利找到工作还是未知数,那时,同时毕业的同学可能已经事业有成,可我,工作经历是空白的。”薛景华说,他想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在回报社会的同时磨炼自我。后来,他在骑行过程中看到沿海地区的农村与西部农村巨大的差别,更坚定了信念。
每天骑行8至10个小时
累得不行边骑车边打盹
今年10月中旬,薛景华从浙江省金华市花园村出发,一路往南骑行。他每天可得到项目补助30元,这包括一天的伙食费和住宿费。“已经大学毕业了,我不能够再向家里伸手要钱了。”他用心管理着自己的帐目,每天早上只吃两个馒头当早餐,中午吃5块钱的快餐就觉得贵。为了找最便宜的地方住,他宁愿踩着沉重的单车多走几十里路。“市内旅馆太贵,所以我晚上从不住市内。”
“最怕晚上骑车,路上车多,对面的灯打过来,啥都看不见,夜深人静时有很多机动车逆行,也很危险。”薛景华说,前不久路经福建泉州,他被一辆横冲过来的车划伤了腿。恰好有同学在厦门工作,同学坚决挽留了他一周,为他医好了腿上的伤才放他走。“有时很累我好想歇歇,可是没办法,我一定要保证夏天去青藏高原,再说,一路上还要安排活动,一天也耽误不得的。”
为了赶路,他每天要保持骑行8到10个小时,在广东一些路段,他在国道上骑行好几十公里才能找到村庄。每天到达目的地后,他还要写一天的心得。他随身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相机,每天都在博客上写一些文字,传些图片,由于传发图片速度慢,经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有一天因为太累,路上体力不支,在骑车过程中他居然打起了盹。
被薛景华精神深深感动
湛江车友陪行以示支持
19日当天,有一名精干的小伙子与薛景华共同出现在海南大学,他叫林振欢,今年20岁,来自湛江。小林说,他是湛江自行车协会的会员,在网上看到了薛景华的故事,于是与车友去迎接他。他为薛景华的精神深深感动,以陪同骑行的方式进行支持。“昨天我陪他从湛江骑车到海口。”小林说,“明天我就回湛江了,而他将继续独自上路。”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12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