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积极地看待“易中天热” 同行姚淦铭谈易中天

发布日期:2006-12-07  来源:江南晚报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上周六易中天来锡,再度使“易中天热”在锡城引起连锁效应,市新华书店的易中天作品也连日走热。与此同时,一天内赶场般地进行签售、讲课,也使得有人对现代学者如何扮演社会角色提出质疑。对此,记者昨天采访了刚刚从香港完成学术讲座回锡的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姚淦铭。同为央视《百家讲坛》的设坛学者,姚淦铭深有感受地谈起了他的同行易中天,并对“易中天热”表示了首肯。

                 易中天的个人魅力
上周六当易中天在无锡开坛讲课时,姚淦铭是同台合作的嘉宾,两位学者面对面的对话给听讲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之前,两人除了在《百家讲坛》有过合影的机缘,碰面不多。对于这次学术会面,姚淦铭称,我们年龄和思想都很接近,所以合作得非常愉快。
面对“易中天热”带来的种种非议,姚淦铭“力挺”易中天称,一个人影响大了,评论多了,自然会有正面与反面的,现在不要太快地下定论,时间会给出证明。姚淦铭个人认为,“易中天热”是好事。他说,无论是易中天,还是《百家讲坛》,让老百姓明白,在我们生活娱乐之外,还需要学习历史、经典来充实现代人的心灵。由此,“易中天热”产生绝不是刹那间的成功,一方面是自己多年的学术积累,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和大众的选择,说明现代人心灵的需求。当然,这其中也有易中天的个人魅力。姚淦铭希望大家更多地看到其中积极的、向上的意义。
学者的社会角色当记者问及,这次易中天来锡是应某房地产公司之邀,因此外界认为有参与商业活动之嫌时,姚淦铭称,就当天讲课的主题和内容来看,是纯学术的,不含有任何商业性的因素,因此不论是谁邀请,学术讲座本身不是商业活动。
那么,学者频繁参加社会活动是否会影响到学术研究呢?姚淦铭笑称,这该问易中天本人。但就他个人的意见看,学术,尤其是人文学科,并不是单纯能在象牙塔内铸就的,有些社会活动也会开阔学者的思路,成为他们从事科研的动力的助推器。他说,我们不要一谈到学术研究,就与大众的、通俗的东西对立起来,其实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当学者被推到大众面前时,自然也会接受大众的很多拷问,这些问题常常会为他们提供新的学术研究方向。(莫雨)

来源:2006-12-07 江南晚报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