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各地发挥教育优势助力新农村建设

发布日期:2006-06-13  来源:农民日报  
资料来源 农民日报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各地的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实施各类人才工程等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浙江省2004年实施的“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已培训138万农村劳动力,逐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的。嘉善县推出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百姓课堂”,为农民提供“你点题,我授课”的菜单式服务,目前已组织这样的讲座80余场。安徽省、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把它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上海市制定了对郊区师资配置的倾斜优惠政策,举办郊区师资专场招聘会,160多所地处郊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参加招聘,吸引了市内外高校约1.5万名应届毕业生前来应聘。甘肃省渭源县制定了以“校校结对帮扶”及“教师下乡帮教”为主要内容的“双帮”活动计划,每年从城镇及沿川中小学选送5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偏远中小学帮教2年,农村偏远中小学定期选派教师到城镇中小学学习。陕西师范大学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西部农村培训中小学教师。截至2005年,累计培训约2万人,60%来自西部地区。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水平。湖北省投入1.7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装备建设了1.6万所农村中小学,实现了“校校通”,并通过“湖北教育网台”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辽宁省大连市财政每年安排对涉农县区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达1.5亿元。2001年至今,共投入5.9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575处,使近16万农村中小学生告别了危旧校舍。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转化科技成果惠及农民。华中农业大学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仅11个新品种面向湖北及周边地区就推广1.1亿亩,为农民带来的收入超过10亿元。西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与重庆市石柱县共同推进科技扶贫新模式,在石柱县每年安排30万~5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金,目前派出的科研人员已超过2000人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约30期,培训乡镇干部和技术骨干约2000人次。浙江大学罗安程教授用“厌氧人工湿地”的方法为浙江省安吉县年处理生活污水达70余万吨,处理费用几乎为零。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分别开展“服务百村行动”和“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加强校地合作,推进产学研对接,使当地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成立相关机构,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工作。南京农业大学成立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农村建设理论问题研究。同济大学与嘉兴市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合作开展“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工作。江南大学发挥涉农学科优势,成立了全国首个农产品加工研究院。该院成立后,将加快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科学家队伍,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稿件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