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物联网工程学院特称团支部与教工党支部在D328会议室携手开展“党团联动‘读’具匠心,书香作引点亮青春”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江南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娄国栋,物联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华、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吴妍、学工办主任兼分团委书记洪筱,青年教师导师及特聘报告员吴园一、无锡市新四军研究会理事陈南征、特邀主讲嘉宾王晓峰莅临现场。物联网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信息技术系、电气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代表,2023级雷锋、瞿秋白、蛟龙号特称团支部全体团员及各年级团支部代表共同参与,共赴这场知识与精神交融的盛宴。
诗韵寄情:诵读《祖国点名》。活动在激情澎湃的诗朗诵中拉开帷幕。来自特称团支部的学生代表们带来慷慨激昂的节目《祖国请点名》。他们以深情的演绎、铿锵的语调,诉说着新时代青年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墨香共契:赠书启迪新思。张华宣读《物联网工程学院党团结对共建实施方案》,宣布自动化系教工党支部与自动化2305蛟龙号特称团支部、信息技术系教工党支部与物联网2303瞿秋白特称团支部、电气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与电气2302雷锋特称团支部结对共建。随后,娄国栋、张华为结对党团支部赠书。一本本承载着党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智慧的书籍如同一把把金钥匙,助力师生在理论学习中坚定信仰、锤炼品格、砥砺前行。
缅忆如歌:听《永远的怀念》。王晓峰老师带来专题讲座《永远的怀念》,以细腻讲述与真挚情感,深情回溯父亲王必成将军波澜壮阔的战斗生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将现场师生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他还将珍藏的王必成将军照片郑重赠予学院,泛黄的影像铭刻着峥嵘岁月,凝聚着不朽的革命精神。借此契机,学院特聘王晓峰老师为校外辅导员,期待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青年学子能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让革命薪火生生不息。
慧心凝萃:共鉴心得感悟。在青春思辨环节,各党团支部围绕“在百年变局中,青年如何传承抗战精神打赢新时代的攻坚战”展开热烈讨论。团支部代表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历,深入探讨新时代青年如何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经济博弈中展现战略智慧、在文化传承中厚植精神根基、在科技突破中勇攀创新高峰。教工党支部老师代表依次进行点评,既高度肯定同学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深刻思考,又从学科前沿、实践路径等多元维度提出建设性建议,鼓励青年学子将抗战精神转化为砥砺奋进的行动力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吴园一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历分享感悟,深情寄语青年学子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将其融入专业学习与科研探索,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
指尖拾梦:镌刻书签雅意。在绘制书签的环节,党团支部成员执笔凝思,在精美的书签上书写红色箴言、绘制青春符号。制作完成后,各团支部将精选的书签赠予嘉宾,这份饱含思考与成长的“红色答卷”,既是对革命先辈的崇高致敬,更是新时代青年赓续精神血脉的生动见证。
活动尾声,娄国栋作总结点评。他对本次活动的创新形式与育人实效给予高度赞誉,指出通过党团支部结对共建、师生互动共读的创新模式,将书香浸润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让红色基因在联动中传承、在交流中升华,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生动范例。
此次党团联动读书日活动,既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堂培根铸魂的实践课堂。在书香与红色精神的双重滋养下,物联网工程学院师生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姿态,把活动中的所学所悟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磅礴青春力量。

娄国栋作总结点评

张华宣读《物联网工程学院党团结对共建实施方案》

王晓峰作专题讲座《永远的怀念》

赠书仪式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