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15日,第八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Sino-American Academic Library Forum on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在中国香港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和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SCSL)共同主办,香港大学图书馆承办。论坛以 “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为主题,包含“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创新”“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文化赋能图书馆发展”“智能科技在图书馆的应用”“新型馆员的培养”5个分主题。
江南大学图书馆惠澜、张路路、顾烨青合作投稿的《高校图书馆员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路径研究》入选优秀论文,由图书馆副馆长顾烨青作大会交流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框架和高校图书馆员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现状,在总结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提升人工智能素养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责任能力的我国高校图书馆员AI素养框架,并从知识与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跨学科协作与资源共享、伦理规范与社会责任的提升以及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员AI素养提升的具体路径。顾烨青在报告最后,通过引用钱伟长先生的话,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员不会失业,但必须是新型的。”
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是由CASHL和SCSL以及会议承办方所在高校联合举办的图书情报学国际学术论坛。自2011年开始,在特色资源、区域国别研究文献建设、用户服务创新等专业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已成为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交流的精品学术论坛。此次论坛是江南大学图书馆近年来首次参加的境外学术会议,今后,图书馆将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全球视野,积极吸收借鉴海外同行先进经验,在资源共享、服务协同、文化传播等方面探索新路径,推动图书馆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顾烨青作报告交流

会场合影

入选优秀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