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第十三届江苏社科大会文史专场在江南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2019-11-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江南大学
资料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11月14日】11月12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第十三届学术大会暨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第十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在江南大学举行。共计2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江南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的会议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朱庆葆介绍了近年来江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果并表示,江南大学一贯重视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的作用。自江南大学2011年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以来,学校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增长,高水平论文不断呈现新亮点,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高级别科研项目数量不断突破、高层次科研奖项不断涌现,在开展江南文化研究和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江大特色的发展之路。此次会议聚焦“江南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担当意识,也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充分发挥江南文化的引领作用,可以很好地回答和解决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继续繁荣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

刘德海谈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全会强调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就要求要切实提升国家治理的思想文化引领,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滋润和养料,这是包括文史工作者在内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时代责任。江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江南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历史上江南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江苏在江南文脉传承发展中的责任也更加重大。从2018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两届江南文脉论坛,展现了江苏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江南文脉方面的重要成果,也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有效的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持。当前,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担当,从多领域、多角度深化江南文化的研究。通过深化研究,把江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讲清楚;把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品质讲清楚;把江南文化推进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人文价值和文化意义讲清楚。

在会议主旨演讲阶段,江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樊和平,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南通大学原副校长、南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建忠分别作了题为《“我们”的世界,为什么需要文化?》《不识大魁为天下公器,竟视巍科乃我家故物——明清江南进士的风采》和《构建传统诗词鉴赏与创作的内在桥梁——以“唐诗三百首”为例》的学术报告。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江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焕明教授主持。

在专场研讨阶段,与会学者分历史学专场、文学专场和文化专场三个分会场展开研讨,分别围绕“江南文化的历史传承”“江南文化的文学符号”和“江南文化的当代价值”三个方面主题交流最新研究成果。

在会议闭幕上,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作大会总结,他阐述了当前文学与历史研究要把握的三个问题:一是文史研究要为增进文化自信做出贡献,二是文史研究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文史研究要关注科技变革。江南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主持闭幕式。

会议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江南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承办。从111篇投稿论文中评选产生了获奖论文40篇,其中一等奖11篇、二等奖29篇。

11月12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第十三届学术大会暨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第十届学术大会“文学与历史学”专场在江南大学举行。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2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江南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的会议主题展开研讨交流。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图为会议获奖论文颁奖现场。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

原文链接:http://lcl.cssn.cn/gd/gd_rwhd/gd_zxjl_1650/201911/t20191114_5035859.shtml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