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师生7天翻译 50页公众防护指南

发布日期:2020-05-06  来源:无锡日报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5月6日】近日,一本官方英文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出炉,这对在锡外籍友人来说是不小的福音。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谢瑜和她的四位学生是该指南的翻译者,她们花费7天将50页的指南翻译完成。

“我没有犹豫,接到任务时立马答应了。”谢瑜告诉记者,她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护尽一份力,同时也是为学生争取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做好英文翻译需要大量阅读和词汇积累,涉及医学领域对师生来说更是不小的挑战。“新冠病毒的信息每天都在更新,我从早晨睁眼到晚上闭眼都在不间断阅读国内外与疫情有关的新闻,收集信息,积累词汇,分享给任务组的四名学生。”提起团队成员的选拔,谢瑜讲起了她假期里建起的口译打卡群。谢瑜有每天阅读的习惯,找到内容好的材料就会分享到打卡群中,“疫情较严重的那段时间,我分享的内容就围绕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展开,群里的学生通过阅读练习拥有了一些医学背景知识,相当于做好了译前准备。”

看到谢瑜发到群内的内容,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张乐跃跃欲试,又对自己的能力存疑,直到试译结束她才决定接下这个任务。“之前我看到许多疫情翻译志愿者的招募信息,都要求有医学领域知识或是翻译经验,我都达不到标准,所以这次机会弥足珍贵。”张乐回忆到,小组由她和三位大三学生组成,上午他们需要上网课、处理个人事务,下午2点到深夜,几个人就扑在了翻译和反复校对的工作上。

“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翻译至此,张乐犯了难,“心慌在英文中是心情紧张的意思,但翻译成心悸又有细微的差别。”将当天的翻译任务完成后,她一头栽进了对“心慌”一词的钻研中。“两个小时里,我查了很多关于心脏病症状的英文描述,询问了许多同学,得到了多种答案。”张乐感叹道,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意思最为贴近的“心悸”。

7天结束文本翻译,3天完成大致排版,这次实习带给张乐不少收获。“平时的翻译作业给的时间长,出错也有修改的机会。”张乐表示,通过这次工作量大、时间紧、准确度要求高的翻译任务,在得到能力提升和知识扩展的同时还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性。“学生走出象牙塔,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水平究竟如何,弱点在何处,所以我平时会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谢瑜说。

 

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http://szb.wxrb.com/pc/layout/202005/06/node_A01.html

原文链接:http://szb.wxrb.com/pc/content/202005/06/content_41890.html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