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院士专家齐聚无锡探讨未来食品与生物技术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21-05-24  来源:新华社  
资料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5月20日】20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江南大学等承办的“未来食品与生物技术”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在江苏无锡开幕,吸引海内外院士、行业专家代表等400余人围绕未来食品发展趋势、食品合成生物技术、食品智能制造等议题展开探讨。

无锡市市长杜小刚表示,本次论坛聚焦全球食品产业深刻变革,顺应了未来食品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对于抢抓未来食品产业发展新机遇,推动新时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希望能以本次战略高端论坛为契机,携手促进“产学研”有力链接,依托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在无锡生根发芽。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表示,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我们了解和掌握未来食品与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国际科研成果、学术前沿动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进一步促进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学科的发展,也能够成为推进工程科技创新,保障食品供给安全和维护人民健康的一次生动实践。

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曲久辉院士指出,未来食品与生物技术既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工程。本次论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机会,共同研讨创新之路,共同推动未来食品产业和科技的跨越性发展,相信对解决关乎人类生存的粮食问题能起到重要启迪作用。

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唐海英表示,本次论坛聚焦食品生物工程的国际前沿和未来发展,意在着力推进食品科技新方法建立、新技术突破、新装备配备、新标准支撑和新产品创制。希望与会专家通过碰撞思想凝聚共识,探讨未来食品与生物技术发展中的基础研究及创新型应用,为制造强国战略出谋划策,进一步充实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

随后,庞国芳院士、孙宝国院士、岳国君院士和郑裕国院士围绕未来食品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不同主题,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在报告中,庞国芳院士就“信息化引领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创新发展”为题,展示了通过对“高分辨质谱+互联网+数据科学/地理信息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技术”的研发,实现农药残留大数据报告生成的智能化和农药残留风险溯源可视化,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前移的能力,进一步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孙宝国院士在题为“ ‘十四五’食品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的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间,食品研发应坚持风味、健康双导向,食品产业应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用高新技术改善食品的加工制造、风味、健康等水平,建成我国膳食模式和饮食习惯的食品科技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创新体系,提高中国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岳国君院士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的未来食品发展思考”的特邀报告。报告强调未来食品将成为食品产业发展的引领方向,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是未来食品科技的核心竞争。

郑裕国院士的特邀报告聚焦“糖的未来与发展”。他介绍了糖的饮食保健价值及进行蔗糖替代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糖制造技术的现状与最新进展,阐述了糖在食品、医药、保健等多领域的应用拓展,并对在国家大健康产业战略布局下,糖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此外,在分论坛上,21名国内外院士及专家就全球未来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食品的功能和安全性研究、食品制造技术向全营养、高科技和智能化发展趋势等方面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对于未来国际食品产业和技术的创新设计与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还见证了美国ADM公司-江南大学亚太区科学技术中心成立签约仪式的举办。


本文来源于: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995994?channel=weixin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