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网2月18日】每一笔投资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火种,每一次资本的助力都可能推动行业的变革。为助力健康食品科研成果转化,帮助投资者精准了解行业动态,2月17日,2025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FHE2025)在海南博鳌举办健康食品投融资研讨会。作为FHE2025先导会,研讨会由大道安康、德福资本、牛家领计酒界、云庐科创、宸券资本、东亚前海证券、清松资本、沙利文、中食安信等单位支持,围绕“健康食品产业投融资形势”和“健康食品科技与金融的对接”两大专题,就健康食品产业投资机会、如何实现食业精准投资等内容进行分享交流。
17日上午的“健康食品产业投融资形势”专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FHE大会主席陈君石在致辞时表示,在“以健康为中心”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包括肥胖在内的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吃”和“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中最基础的两个因素,既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也需要行业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大量证据表明,低GI大米、HMO、NMN以及一些食药同源物质,对人体健康是有好处的。”陈君石说,健康食品需要以充分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而不是戴上一个健康食品的帽子就行了”。在此背景下,FHE搭建起一个方便科学家和投资方直接交流的行业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帮助投资者精准了解行业动态,避免盲目投资。此外,陈君石还建议企业和投资者“眼光要看得远一点”,在合规合法生产的前提下,也要与学界和相关政府部门一起推动行业法规与标准不断完善,助力健康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后,在德福资本董事黄靖欧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就我国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等进行交流分享。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毛化在介绍《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分析》时表示,我国营养功能食品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人均支出只有美国的16%、日本的21%,有较大提升空间。2023年我国营养功能食品市场增速快于全球市场增速,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市场份额将由目前的15%提升到16.6%。其中,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将成为增速较快的细分领域。
德福资本合伙人王逸斐在《投资推动产业发展:德福在营养领域的实践》中介绍,过去七八年内,健康食品产业的全球领先品牌通过不断并购整合,产生行业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提升研发能力,大大增强了使得全球竞争力。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希望通过投资推动行业不断整合、持续深耕发展,做大蛋糕,带来更大的增量机会。”
春华资本集团合伙人、消费行业负责人张晶分享了人口结构变化下的健康食品投资机会。他认为,在我国老龄化加深、少子化加速、家庭小型化、城镇化提升的大背景下,不少细分赛道正在“享受增长”。例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的银发经济、婴幼儿辅食市场,特殊需求的婴配产品以及高性价比即食健康食品等。“春华资本非常荣幸能够伴随企业实现转型,助力其产品的创新和渠道升级,共同推动中国健康食品行业的蓬勃发展。”
华泰联合证券投行业务线执行总经理、保荐代表人祁玉谦也表示,国内健康食品产业的整合刚刚开始,未来将大有可为。此外,从全球来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地区等,或将成为国内优质食品企业新的“掘金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对此,云庐科创集团总裁、东谷资本主管合伙人陈新分享了生物制造对未来食品的引领。他认为,提振消费和科技创新将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核心的出路。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变革,生物制造改变了过去化学合成的模式,将为食品领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科学的消费需求提供创新的底层技术支持。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可以帮助初创公司降低成本、构建竞争壁垒,赋能更多以科技为本的创新食品品牌。对此,丹麦投资促进局高级投资官殷莺也表示,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国之一,丹麦也将积极推动生物制造发展,助力企业绿色转型目标的实现。
江南大学教授、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副秘书长饶志明介绍,合成生物学已经成为引领新一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浪潮,打造快进、通流、节能降耗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高效、高产的目标产物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大健康行业的需求,也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生物制造产业中的一些“卡脖子”问题。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局长朱晨辉介绍了宜兴经开区在大力发展园区生命健康产业时提供的“店小二”式服务。中食安信(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费洪涛则强调,合规申报是合成生物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行业还应更加重视关于合成生物学的消费者教育问题。
科学研究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有资金的投入。本届研讨会首次邀请投资人与食品行业部分顶级科学家直接面对面,就2025年健康食品产业的投资机会,健康食品从科学到产业化的突破与飞跃,健康食品行业的创新、变化与穿越周期等议题进行圆桌讨论。研讨会期间,广州巨微生物技术、江南米道、逢时科技、海正苏立康、小藻科技、共晶科技、云南云彩金可生物科技等品牌举行了路演。
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嘉宾们充满信心,一致表示,当下我国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恰逢其时,未来将加强沟通合作,在科学指导下把握行业关键技术并不断创新、加大投入,为满足消费者更精准、更个性化的营养健康需求贡献力量。
“我国食品行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已经初现端倪,未来发展潜力无限。”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云波说,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食品科技的应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以人造肉为例,自2017年全球第一块人造肉问世至今,美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已经开始人造肉的商业化销售,不仅带动了科技发展,也有效促进了行业投融资。去年4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发布了“2023—2024年度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研究热点”,包括合成生物学、替代蛋白、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等在内的食业未来发展趋势入选,充分说明科技加持下的食品行业拥有的巨大潜力。当下,面对消费者对食物更营养健康、安全美味的需求,科技不仅可以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将助力环境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食品行业永远是朝阳的产业,健康食品领域的投资将大有可为。”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报网https://www.cnfood.cn/
原文链接:https://www.cnfood.cn/article?id=189176364973697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