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相信一切都将是最好的安排”,四年前,降央让姆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来到江南大学,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民族学。在考研期间,她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不断的努力,以422的高分考上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这个笑意融融的藏族女孩,走过了贫土,走过了风雪,走过了天堑,最终踏上通途,迎来芬芳的花开时分。
乐观向上,为自己定下目标
降央让姆出生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我们这里经济特别落后,风景却特别优美。”降央这样介绍着自己的家乡。甘孜州地处偏远,因为贫困,所以当地的教育资源也比较落后。降央的家境相对还算富足,所以比同龄人的学习条件更好一些。她也很珍惜这样的条件,从小便自立自强,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高中时面临藏文授课班和汉文授课班的分班选择时,她选择了汉文授课班,希望能够学习和其他考生一样的知识,以后的学习方向也不仅仅局限于藏文化。
降央不仅成绩优秀,而且性格开朗,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韧劲。高考时,成绩一贯优异的她考场失利没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被调剂到了并不感兴趣的社会工作专业。但降央并没有气馁,反而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独自外出旅游来扩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见识。在大二时,自小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熏陶的她,发现自己对民族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个“一贯喜欢自己做主”的女孩又一次甩开了胳膊,专心致志地投入考研的征程。
经过多方了解和同学的介绍,降央很快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她决定考民族学专业水平第一的院校———中央民族大学,“要考就考最好的!”她果敢地说道,“我特别喜欢这个学校的整体氛围,而且我仰慕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位老师已久,很想跟着他做学术研究。”
目标坚定,克服考研中重重困难
降央此前从未接触过民族学的内容,这就等于她需要一边学习陌生的知识一边备考。买好四本专业书和考研真题后,她开始了节奏紧张的考研长跑:每天七点起床,到晚上十二点才结束自己一天的学习,除了吃饭、跑步、短暂休息,其余时间她就一直泡在图书馆。从九月到十二月,这份作息表从未变动。在此期间,每本六七百页的四本专业书,被她看了六七遍,10年到15年的真题也被她背了三遍。“民族学的内容开始也不熟,经常有知识点不懂,我就一遍遍地跑去问往年的学长学姐,不放过每一处疑惑,”降央笑言,“有时候问到自己都不好意思,但我不会就此打住,万一今年它偏偏就考到了呢?”
一次次挑灯夜读的背后是她不懈的努力,而这期间,她甚至遇到了人生最大的低谷。降央回忆起了生日那天,在与室友庆祝回来之后,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我接到电话便赶回了甘孜康定,在那里呆了两天处理完事情就回来继续复习了。”她努力地从悲痛的泥沼中挣脱,不间断地继续自己考研的征途,“我那时候努力不让自己想这些,一个劲儿地看书,我想完成自己的梦想。”
权衡轻重,协调好生活与学习
在学习上,她是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在社团里,她则是热心开朗的好部长。降央大二时进入了学院的创新实践部,大三开始做分团委组织部部长。“学院里接触的同学很多,组织活动时要想到每个同学的感受和需求,所以每次我会考虑很多东西。”就这样,认真负责的降央让姆在社团中和大家很快打成了一片,同学都亲切地喊她“降央”。但同时,她也没让考研的进度落下,该复习时全身心投入复习,这让她的备考始终保持着高效率。
“我的爱好很多,但是每个阶段都要学会取舍。”大一大二时她最喜欢出去旅游,“从大四报名开始到考研结束,我几乎都没出过校门了,”她打趣,“确实是一心只为考取民大。”同时,大一大二时钟情的唱歌、跳舞和美食烹饪都止步于大三,后面没有参与。
功夫不负有心人,考研结果出来时,降央让姆成为了众多佼佼者中的第一,因为热爱与坚持,她到达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当理想照亮现实,其过程中的艰辛也不足为外人道,它们如同醇酿一样,岁月中历久弥香。
考上了心仪的大学,降央并没有满足于此,对于未来,她有着清晰的规划,“我想做藏语文学的深入研究,假期的时候我会去一些偏远的地区做一些藏文化调查,来弥补我在藏文化方面的短板,并多了解藏文化的多样性。研二我会争取国外交流,去更广博的世界看一看。”这位如寒霜中盛开的桑格花一样的女孩,正在徐徐吐露属于自己的芬芳,正如她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程洋洋高艺嘉刘密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