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学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江南学子

设计改变生活 我校设计学院学子狂揽八项国际竞赛大奖

发布日期:2014-11-10  来源:设计学院 文:许江  
编者按:2014年国际两大著名工业设计竞赛——德国iF概念设计奖与德国红点(Red Dot)设计概念奖分别于今年5月与9月举行了颁奖典礼。我校设计学院学子不负众望,获得共计8项国际竞赛大奖。在2014年两大奖项组委会官方发布的最新获奖院校排名中,我校设计学院位列iF获奖院校全球第三名(累计排名),红点获奖院校亚太地区第十名(年度排名)。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次的获奖作品有着怎样的奇思妙想。
3D-Reprinter(环保三维打印机设计)
设计者:秦阳子;王颖婷;Luckas Fischer;谢汉莹
指导教师:陈香;张寒凝;余雅林
设计说明:
在家里、学校、办公室,大量的塑料瓶子不知道往哪里放,丢掉又觉得浪费。胡乱丢弃的废旧塑料瓶会影响城市的整体美感,造成“视觉污染”,填埋后,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被降解,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3D-Reprinter 是一个能将废弃可循环塑料通过加工转换成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并运用3D立体打印技术来生产新物品的设计,是一种新型的为可循环塑料提供简易快速成型的设计,实现了对日常生活中可用材料的再生。
Eco-birdcage(生态鸟笼设计)
设计者:郭志豪;包雪菲;陈慧思;刘溪
指导教师:Nicola Butti
设计说明:
Eco-birdcage是一款颠覆了传统形式的新型概念鸟笼,它将鸟笼和盆栽这两种元素进行了结合。一方面,它给宠物鸟提供了更贴近自然且空间充足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这种自然的结合形成了独立存在的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元素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没有资源浪费与占用,实现了健康、绿色的良性循环。这种结合形式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生活追求与对动物的关爱。通过这种把大自然的系统微型化置入家中的方式也给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Tear off a scoop(洗衣粉包装袋再设计)
设计者:郭阳;杨巧阁;武文君
指导教师:于帆
设计说明:
洗衣服时会经常控制不好倾倒洗衣粉的量,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把勺子来定量挖取洗衣粉。很多情况下我们缺少这么一个勺子,于是这个洗衣粉的包装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沿着虚线撕下包装时,撕下的部分就恰好是一个挖勺。
Cool Breeze(“纳凉”:智能遥控器设计)
设计者:贾晓毓;杨兆楠;刘莉
指导教师:邓嵘
设计说明:
“纳凉”是一款中国传统扇子造型的空调遥控器,它使空调的使用方式与用户的习惯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当感觉到热时,人们会下意识地用手或扇子等工具扇风降温,“纳凉”正是基于这种本能行为,将扇风的动作作为空调感知用户需求的标志,将扇子作为人与空调产生交互的媒介(即遥控器),从而达到人机间的自然交互。
当用户展开“纳凉”扇动,便可启动空调,同时,空调会根据用户扇动的力度、频率以及用户所处环境的温度等状况自动进行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的调控,以最简单自然的方式为用户营造舒适的体验。若不展开“纳凉”,用户仍可通过扇柄上的触摸屏来唤醒它,并对空调进行调控。
Breathing-band Aid(“可呼吸”创可贴设计)
设计者:余艺
指导教师:张凌浩;沈杰
设计说明:
呼吸创可贴——它可以冷却皮肤表面并保持空气流通,保证伤口清洁干燥,帮助它恢复更快。当人们使用普通创可贴时有可能会觉得不透气,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里。当我们出汗或做运动,粘黏的创可贴会令人感觉不舒适,并且容易因为不透气而引发炎症。所以我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内置冷却环保持空气流通,保证伤口清洁干燥,帮助它更快愈合。
该设计内部结构原理为,有两个内置的功能循环冷却环和湿度传感环。当冷却环开始起作用时,它能保持低温度使创可贴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形成温度差,加速空气流动,以保持持续的空气流通和内部干燥。表面上的空气孔也帮助它更自由地呼吸。同时,感知圈能够检测皮肤覆盖创可贴的湿度,颜色也会随着为红色逐渐变成蓝,这能够提醒用户适时更换创可贴从而避免引起炎症。
Support The old Toilet(老年人马桶设计)
设计者:张坤;李文熙;徐思宇
指导教师:张宇红
设计说明:
对老年人而言,如厕后从马桶上站立起来一直很困难,他们往往需要其它东西的辅助。我们的设计打破了传统马桶使用方式,老年人在上厕所的时候可以倚靠在水箱上,同时可以进行读书看报等放松活动,上完厕所水箱作为一个力的支点可以帮助老年人独立站立起来。
Intelligent Blind Tracks(智能盲道鞋设计)
设计者:郑继峰;王炜宇;孙晨光
指导教师:辛向阳
设计说明:
这是一款智能化的盲人导航鞋。它通过在鞋子的中底模拟盲道触感的方式,以路线导航和障碍物探测技术为辅助,为盲人生成一条实时更新的虚拟盲道。这个设计使盲人出行时不用借助别的工具并且不被现有的盲道限制,让盲人的生活更加自由和平等。
M.C.S(登山防护用品设计)
设计者:周鸿儒;叶子慧;张婷玉;董倩雯;程杭
指导教师:曹鸣;张宇红
设计说明:
M.C.S是一个登山包附件,它可以给登山者提供无尽的氧气、热量和电能而不消耗除了阳光和水之外的任何能源。身在的地球上最高的地方,MSC是一个产生能源而非存储能源的设计,并且完美地实现在登山领域的可持续性。
登山者,尤其是高山探险者所面对的是地球上最险恶的自然环境之一,即包括险峻的地形,恶劣的天气,严重低压缺氧等在内的高山环境。M.C.S的目的是在雪山环境实现生态和可持续性。M.C.S唯一的必要条件是其特殊的纳米技术表皮——可以持续从太阳吸收阳光能量。然后,在水中分解为氢和氧,在微型反应堆堆芯由水的光催化。储存的氢被供给到高效的氢燃料电池为登山者产生电力,水是由氢燃料电池反应生成,它可以继续用于生产氢。同时,氧气可供攀援解决高原缺氧的问题。
阅读( (编辑:古林焱)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