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
下午,江南大学首届“至善青年学者”颁授仪式在文浩馆205举行,校党委书记武贵龙、校长陈坚、副校长高卫东,组织部部长戴月波、人事处处长张影陆、部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党委秘书以及入选首届“至善青年学者”的青年教师出席了本次颁授仪式。
副校长高卫东首先介绍了“至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的启动背景以及首届“至善青年学者”选拔概况。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青年拔尖人才的要求,学校于2012年11月启动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旨在通过全面关心、重点支持、个性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强实力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队伍,为我校实施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战略提升提供后备人才资源保障。该支持计划启动后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全校共计107名青年教师递交申请材料。经过学院推荐、专家评审,最终共有51名青年教师入选首批江南大学“青年至善学者”。
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宣布入选首届“至善青年学者”的青年教师名单。与会领导为入选青年教师颁发了“至善青年学者”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顾志国作为入选教师代表发言。顾老师为德国洪堡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此次又入选校首届“至善青年学者”最高等级支持计划,他表示深感荣耀,非常感谢学校、学院领导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事业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倍努力,身体力行,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忧患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自身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党的教育事业,在寂寞中坚守,在专注中开拓,在担当中奉献,更好地解决国家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为江南大学的美好明天贡献青春与力量。
会上,校长陈坚发表讲演,在对入选青年教师表示祝贺的同时,激励他们应志当存高远,努力冲击更高层次的国家人才支持计划。陈校长指出,青年教师,尤其是优秀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突击队”,肩负着整个队伍发展引领与导向的使命。陈校长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层层深入,从“学者”、“青年学者”、“关于至善”、“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四个方面为青年教师解读了其意义与深刻内涵。并就一个优秀学者应具备的学术认识、学术评价,学术追求、学术规律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思考与思想体验。他殷切期望青年学者要有“崇尚科学、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学术境界,发挥青年学者的创新激情与智慧,在科研道路上长期坚守,创造出更多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随着我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作为学校事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其在整体师资队伍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为切实加强与深化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在“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都制定了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先后出台《江南大学教师培养管理规定》、《江南大学教师培养实施细则(青年教师培养部分)》等政策,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一是进一步完善师德和学术道德考核制度,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和学术道德培养;二是成立教师卓越中心,通过开展新进教师集体备课、岗前培训等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三是提出“融入一个团队、确立一个方向、制定一个目标”的培养理念,通过项目资助的形式为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搭好平台;四是畅通海外研修、国内访问学者、专业进修等渠道,加强对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五是定期组织外语培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训等技能培养,为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至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是学校加强青年教师培育力度的重要举措,今后将每年选拔一次。本次颁授仪式在鼓励优秀青年学者的同时更是一次契机,促使学校、学院进一步思考如何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促进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人事处/摄影:陈祖健)

江南大学首届至善青年学者颁授仪式现场

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宣布入选首届“至善青年学者”的青年教师名单

校长陈坚作重要讲话

副校长高卫东介绍“至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的启动背景以及首届“至善青年学者”选拔概况

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顾志国作为入选教师代表发言

与会领导为入选青年教师颁发“至善青年学者”荣誉证书

与会领导与获奖教师合影留念

与会青年教师聆听陈校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