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会科学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部门新闻

我校召开第二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会议

发布日期:2008-12-18  来源:社会科学处  
本站讯:12月12日,我校召开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总结回顾过去五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目标任务。
本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是继2003年之后,我校召开的第二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校长陈坚在讲话中首先总结了过去五年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情况。
过去的五年,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人文社科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共同努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一是学科建设得到加强,现有的8个文科学院,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文科硕士点12个,建有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和食品贸易与文化两个自主设置的博士专业点。二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近5年来,文科学院共获得部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三是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到2008年8月底,全校有文科专任教师757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7.8%,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53人,有博士学位者69人,有1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四是科研水平稳步提升,2008年立项纵向课题7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30项。2003-2007年,全校共出版文科著作160多部;发表CSSCI论文367篇,获得部省级以上奖项9项。五是服务意识不断强化,2005年底,我校成立了“江南发展研究院”,2007年底,我校与无锡市共建了15个研究中心,与无锡市对口部门单位开展了合作研究,扩大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发挥了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六是办学条件根本改善,2003年以来,我校文科学院国有资产增加总值为3680万,用于文科学院的中央修购资金增加了910万;2007年学校投入65万元资金建设了拥有11个专题数据库的“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2008年学校又投入203万元新增了多个数据库。
今年,我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校史馆、设计展馆、民间服饰传习馆、钱绍武艺术馆的建设。2006年我校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今年,我校成为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陈坚校长指出,当前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如思想认识不足、缺乏整体策划和顶层设计,拔尖人才缺乏、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如何通过改革提升人文社科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并作出回答的重大现实课题。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一是充分认识人文社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奋斗目标、凝聚师生力量、坚定发展信心。二是做好学科凝练工作,依托强势学科,实现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的大跨度交叉,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开拓新兴学科领域,努力提高应用学科的社会认可度。三是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机制,努力为我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四是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五是建立和完善文科投入、扶持、评价机制与奖励制度,形成公正、合理的政策导向,促进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六是构建服务平台,加强应用研究,力争成为促进地方发展的智囊团和人才培养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径,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本次会议出台了《江南大学关于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江南大学人文社科百部精品著作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江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2008~2015年,我校的人文社科工作将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实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努力打造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色,力争社科研究出精品,基地建设有成效,学科建设有突破,科研经费高增幅,管理工作多创新,研究力量成团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显实效。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