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文科科研院长月研会在江南发展研究院会议室举行。各文科学院科研院长及数媒学院、纺服学院科研院长、江南发展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符惠明对人文社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修葺一新的谢家老宅古朴中透出现代气息,今天迎来了首批客人,希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能够在秉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焕发蓬勃生机。
符惠明书记从建立学习型、研讨型管理机制,管理机构的组织化,研讨会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加强人文社科管理的工作思路。他指出,建立文科科研院长例会制度,是在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大背景下,高校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学习型、研究型组织的具体举措。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建立文科科研院长例会制度,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文社会学科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研工作要重视团队建设,通过例会制度,提高文科科研工作的计划性和组织化程度,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各学院学习型、研究型管理团队建设。文科科研院长月研会今后将每月召开一次,力争形式多样,通过研讨理论,提出和解决问题,努力打造成为人文社科广大教研人员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促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符书记还结合前不久在英国考察的学习心得,详细介绍了爱丁堡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科研管理制度、具体做法和重要启示。该校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视程度、所采取的学部制、高校评价体系和学校对人文社科发展的支持政策对我校人文社科的发展都可资借鉴。
江南发展研究院负责人汇报了研究院的工作进展情况。社科处介绍了人文社科近期工作、校内创新团队及校内课题评审情况等。与会人员就江南发展研究院工作、人文社科管理机制、相关规章制度等展开热烈讨论。认为人文社会学科服务地方发展是必然选择,江南发展研究院着力打造人文社科学术交流平台、成果展示窗口、学者联系纽带、社会服务支点,定位清晰准确。凝练的五大研究方向,覆盖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各个方面,而且与我校轻工特色紧密相连,不仅具有指向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建立文科科研院长例会制度,学习政策、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凝心聚力地推动我校人文社会学科再上新台阶,为学校“攀登计划”的实施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