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计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学院新闻

2015江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健康设计联合工作营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5-08-06  来源:设计学院 文: 陈祥洁、肖东娟;图:陈祥洁、肖东娟;审核:  
7月21日-30日,2015江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健康设计联合工作营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成功举办。活动由教育部任支持单位,江南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承办。工作营的二十位营员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等不同等文化背景,并同时邀请到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飞利浦上海设计中心、中智物联网等高校和企业等指导教师团队联合指导,在十天时间内,围绕“为慢性病为设计”的主题,开展了讲座交流、用户研究、医生访谈、场景构建、概念延展、方案呈现等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服务设计方法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服务设计。
本次工作营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健康设计团队主导,基于健康设计团队前期的“中国慢性病用户研究”项目成果,将工作营核心主题确定为“为慢性病而设计”,并以慢性病人等健康饮食为切入点开展调研和服务设计。工作营施行混合编组的方式,共计分为四组,每组由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和江南大学到学生共同组成,便于多元文化和思考方式到沟通交流。十天的时间里,工作营学员到社区、无锡便民服务中心、养老院、社区医院等多个地点实地开展调研,以中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着眼点,访问中老年慢性病人,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医生访谈和电话调研等形式多渠道了解慢性病人等生活方式,从中找到设计的触点,为慢性病人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等管理进行设计。
随着慢性病的年轻化趋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患慢性病的人口在不断地增加,患者的生活方式较之发病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当他们被诊断出慢性病之后,往往饮食结构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会给原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尤其会对其家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带来影响,甚至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引起家庭矛盾。工作营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慢性病患者去适应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及如何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疾病,做到健康饮食,快乐生活。
本次工作坊邀请了中心用户慢病人群以及利益相关者(家人、医生、社区医院)共同分享慢性病的防治和诊疗案例,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设计的方法帮助慢性病患者进行生活和疾病的管理,尤其是如何通过设计与社会创新的工具和方法让社区医院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营的参与学生来自设计、商学、医疗等不同背景,充分发挥了交叉学科背景优势,从多个维度为工作营的最终成果体现发挥积极的贡献。通过深入体会从用户研究到产品定义的这一流程,工作营成员学习并实践了用户研究的一系列方法,例如如何进行实地调研、深入的用户访谈去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以及如何有效的分析整理访谈数据,进一步做到数据可视化。基于深入的用户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场景构建、概念发展和方案呈现。学员们在最终汇报阶段呈现了为慢性病人健康饮食设计的健康食谱及与社区和网络联动等线上线下分享平台,为慢性病人健康生活管理提供便利的客户平台设计,与中医食疗相结合的健康饮食品牌,以及便于让慢性病患者更多了解慢性病人的参与式管理APP等多个设计方案,深入等数据分析和创造性等产品和服务流程设计受到高度评价。
在慢性病人群不断低龄化和普遍化的今天,设计的工具和方法不断在社会创新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健康设计的话题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十天的工作营只是在健康设计研究领域等一个尝试,通过工作营的方式集合两个高校、不同文化和研究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设计,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慢性病人的健康生活管理。工作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江南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师生间的学术交流,为江南大学设计学员健康设计团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并促进了两校设计研究团队的紧密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将医疗健康领域和设计教育相结合的院校之一,健康设计与研究团队是一支正在成长中的团队,团队核心成员学历都在博士以上,有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从事相关健康领域研究和项目开发的经历。团队成员积极关注医疗健康的发展,不断探索医疗健康产业领域的新需求,与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飞利浦设计、南京明基医院、中智物联无锡研究院,无锡便民服务中心、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都有深入合作,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同时不断为国内的健康医疗设计提供新的理念。团队成员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与交流特色,积极开展对外项目合作和校际合作,实现与美国、意大利、荷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的良好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人才交流、师生互换、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流,推动了健康设计团队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提升。
成果汇报 成果汇报
案例讲解分析 案例讲解分析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
实地调研(一) 实地调研(一)
实地调研(二) 实地调研(二)
工作营合照 工作营合照
阅读( (编辑:古林焱)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