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计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学院新闻

设计与交叉学科的融合创造——Tectonics“构造与碰撞”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15-05-04 来源:设计学院 文:邹健宇;图:王明玥;审核:李荣华 
4月28日晚,以Tectonics为题的讲座在设计学院报告厅举行,视觉设计师Andrea Mendoza博士向现场的设计学子展现了一个个设计与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案例,给现场听众带来了诸多启示与灵感。
Andrea Mendoza博士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师从可持续设计创始人Ezio Manzini教授,她关注可持续设计的表现与传达,以概念延展和视觉呈现见长。讲座上,Andrea Mendoza博士首先以瑞士歌剧家、建筑师Peter Zumthor为例,他的设计与众不同,有着强烈的情感冲击,他注重用所谓“幻象”从精神层面表现作品,所以他的作品与其说是外形独特,不如说恰恰是因为理念的深入而产生了如此的造型。借此,Andrea由这种音乐感受与设计的合作而阐述今天的主题“Collaboration”,“江南大学恰恰就是一所拥有非常多交叉学科的综合类大学,我们在做设计之前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多了解自己“圈子”之外的事物,最后把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做出理念丰满的设计。”
接着,Andrea又举了Peter的3个设计:第一个是与MIT合作设计的教堂,设计师不仅仅设计教堂本身,更是考察了周围的环境,并将自己的设计与周围融合为一体,让设计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共鸣。Peter的设计理念是非常明确自己在做什么,这种明确使设计“简单”、“实用”、“平衡”。他反对极端,这一点特别像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中庸”等。第二个:"The beauty of collaboration",是Peter在德国设计的"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它由120T的木桩制成,由于它是木质结构,与周围的环境相处极为和谐同时又不乏现代感。第三个是"Sanctuary",在伦敦设计的公园,场馆中间是通透的,并且有植物,四周却是暗色的,目的是让游客们更多体验与观察自然,排除那些令人讨厌的“噪音”。
Andrea在2003年曾去尼泊尔考察,她以最近尼泊尔地震开头,接下来给大家看了喜马拉雅山的照片、当地经常背着沉重行囊的尼泊尔人,解释了本次讲座第二个关键词“Tectonics",正是这种碰撞产生了雄伟的珠穆朗玛峰。Andrea认为虽然人类经常在做一些所谓“可持续”,“为地球做些什么”之类的口号与设计,但自然本身的美就是因为它无法控制、无法预测,"The earth shakes whenever it likes",之所以把这些看似“灾难”的东西认之为美,是因为只有这些“大能量”的爆发,才会让人们真正认知到生命中真正的意义。用Andrea的话说就是"Remind people of what matters in life."
随后,Andrea用三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音乐与建筑的奇妙关系。作为总结,Andrea希望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connection",Bjork的connection是大自然,我们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格言、理念来对外说明"This is who I am",找到可以支持我们设计背后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一味的抄袭西方设计是没有出路的,带上自己的文化,发掘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力量。她给出四个关键词"Rhythm", "Cross fertilization", "Complexity", "Beauty"。接受挑战,敢于冒险,大胆走出自己的思维定式,勇敢尝试。
正如Andrea Mendoza博士在开场时所说,这场讲座并不会想给大家带来一些大道理,而是希望通过案例的分享,让大家从一些细微之处受到启示与灵感,发现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完成的东西,用自我发现和概念延展,为周围人做些什么,这便是设计最为可持续的原则。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阅读( (编辑:战林华)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