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社工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专场讲座第三场在2C304教室举行,社会学系周辉博士为新生分享在大学“如何把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周老师讲到,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首要的是学会“读书”。大学生要读书,就像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地、演员要演戏、教师要教书一样,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在谈到“大学应该读什么书”的问题上,周老师认为首先得读专业书,但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读教材,摒弃乏善可陈之作,读几本专业的名家名著,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专业书籍即可;带着问题去读书,用批判性的思维尝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性地读书,进而推陈出新。在这种读书的过程中,把知识内化为修养和智慧,从而逐渐成为一个“理性、成熟的知识人”。
大学的学习不能简单依靠课堂上老师传授的那一点点知识,更应该在理清知识架构的基础上不断去充实内容,这样才能做到“血肉丰满”;多跑图书馆和资料室,这是“学海无涯”的另一艘必不可缺的“小舟”。说到“读书的好处”,除了汲取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之外,周老师认为更重要的是能以更加理性的视角去看待社会问题,不人云亦云,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后,周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立足专业,博专结合,遨游书海,让自己成为有内涵、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周辉老师谈“读书”
新生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