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周勤伟博士应邀来到医药学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10-03-24  来源:药学院  
322日下午2点,来自美国的周勤伟博士应医药学院金坚院长的诚挚邀请,在江南大学医药学院306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ImClone Systems 公司的生物分析技术平台》即BioAnalytical Platform Strategy at ImClone的高水平学术报告。

周勤伟(Qinwei Zhou)博士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在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学习,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先于纽约医学院从事免疫化学的研究工作,后在United Biomedical 公司和Eli Lilly 公司的子公司ImClone Systems 公司从事生物分析方法学、重组抗体的规模化制备和功能抗体融合分子研究,现任ImClone Systems 公司生物分析科学方法学部副主任

周勤伟博士的报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周勤伟博士从人生哲学谈起,提出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生物技术在美国,生物医药作为一类朝阳产业,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每个人,尤其是科研人员,应该选择一类可以上升的职业。其次,周勤伟博士介绍了一些颇具科技前沿性的生物学分析方法。如:CSD,CIEF,LC-MS/MS-N,C 序列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晶体学分析,蛋白纯度检测等;蛋白质的描述方法,如单克隆抗体的一级结构及末端分析,组成成分分析,不均一性和免疫原性等;对蛋白的表征方法中,分别对其一节结构,二级结构分析及翻译后修饰,免疫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解说。最后,周勤伟博士以其亲自参与申报的一类抗直肠癌新药IMC-C255CetuximabErbitux)为具体实例,系统阐述了FabFc的序列测定,C255糖基化作用及双硫键的检测分析,蛋白质的脱酰胺作用,宿主菌的残留核酸及蛋白杂质分析等。

周勤伟博士本人曾参与了北美、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FDA CMC(药品化学制造和质量控制)指南制定,并参与其中科学加风险的综合评估,在药物分析,尤其在生物药品和生物化学分析、制备领域颇有建树。本次报告在方法学上颇具科技前沿性,报告会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