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主办的以“形式与运动的设计语义”为主题的第八届国际动态设计研讨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sign and Semantics of Form and Movement)顺利落下了帷幕。
DeSForM历时四天,会议期间安排了极为紧凑的学术交流活动,共有16场学术报告和四场主题演讲,25人次进行交流发言。国内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何晓佑、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辛向阳分别作了报告。何晓佑做了题为《互动与融合》的学术报告。辛向阳就“用户取向,而非设计者的主观意向”的论点做了深入剖析,他强调了用户导向对于设计的重要性,他说:“设计不取决于设计师的思维与科技的限制,而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活动和意识导向。”同时,他还阐述了对设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的理解。此外,Tom Djajadiningrat的《大数据和社会设计》、Sophie的《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数字化扩增来增加社会参与联系》等报告都给大会带来了最新最前沿的设计讯息。
DeSForM活动形式丰富,除了学术报告,主题演讲,学术交流,产品概念展示之外,更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媒体交互设计邀请赛。来自江南大学、清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四所高校参加比赛。四组参赛选手在23日开幕式上抽签选取各自参赛的设计模型后就开始紧张的设计制作,26日下午四组选手向大会评委和与会的国际学者展示了他们的精彩的作品。其中清华大学的三名研二女生利用编程手段,精确计算出展示线路,将线条、色块、点集投影在共有26个面的立体模型上,创作极具现代感的“未来之城”。来自广美的同学的作品名为“设计共生”。他们利用3D建模的手段,建立了与实体模型一比一的虚拟模型,再用投影将动画效果投射在立体模型上,作品表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江南大学的名为“热舞青春”的作品十分夺人眼球。三个大男孩分工合作,在作品中将物理学、电学、计算机、视频制作、音乐编辑的知识完美融合,用一部手机作为控制器,模拟了一场音乐节的现场。这项交互设计作品除了可以用通讯设备控制,更可因音乐、现场的声音,甚至是水纹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整件作品用声、光、影展现了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四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四种不同的创作方式也让他们大为惊叹。经过由国内外7位专家的慎重评选,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的作品获得了“最佳设计大奖”,奖品是参加下届DeSForM会议的来回机票。
四天会议硕果累累。各国的学者专家充分交流了彼此的研究新成果,媒体交互主题设计比赛也向世界各国专家展示了中国学生在媒体技术设计领域的成绩。在与清华、广美、南艺等高校的同台竞技中,我校数字媒体学院也彰显了“艺工结合”的教育特色,坚定了学院培养“艺工结合”型高端设计人才的信心。(数字媒体学院)
报告会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何小佑作报告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辛向阳作报告
竞赛现场
江大数媒学院获奖作品
荷兰学生的交互作品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