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无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隆重召开。无锡教育电视台专访我校党委书记武贵龙,结合大会报告,畅谈学校发展。
立足教育,服务教育,欢迎收看今天的无锡教育报道。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成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无锡市十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毛小平在工作报告中,对无锡教育“十一五”以来的成绩作了高度概括,并对“十二五”期间的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无锡高校的领头羊,江南大学在“十一五”期间也实现了华丽转身,为无锡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今天,我们就特别邀请到了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一起来说说这所无锡本土高校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
主持人:您好!武书记。昨天无锡第十二次党代会已经圆满落下帷幕。我听说您也是第一次参加我们无锡的党代会,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武书记:在毛书记整个报告中,给我的感觉还是很震撼的,也很受教育,很受启发。特别是毛书记在总结过去五年,应该说无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应对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说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突飞猛进的成果。特别是在毛书记报告当中,有些数字都已经能够充分体现,比如在前五年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我觉得还是很振奋的。要谈我在这次党代会期间感受最深的,我觉得是我们将会迎来更难得的发展机遇。比如说从这“八个体系”,我仔细地看报告,听组里同志的讨论和认真地学习,实际上每个体系和江南大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我们江南大学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包括文化传承创新各个方面都承载着无锡快速发展的重大使命。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或是我们快速发展遇到的难得的机遇。但是也有挑战,就是我们如何在围绕市委市政府后五年的发展的总体目标,发挥我们江南大学各方面的优势,发挥我们作用的过程当中,能够调整我们的思路也好,理清我们的思路也好,这个可能对我们是个挑战。同时我觉得这一次听下来,包括我在思考当中,我觉得江南大学承载着很大这方面的责任,我个人觉得压力还是很大的。作为学校的领导之一,如何和全校广大师生,一起在今后五年发展当中不辱使命,真正能承载起我们的重要的历史责任,我觉得这个是对我们的考验。
主持人:高等教育是担负着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无锡的发展就是要坚持科技驱动、人才驱动。针对这一点,您认为无锡的高校应该为地方发展或者说就江南大学而言应该为地方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武书记:这次毛小平书记在报告当中提到了科技驱动,同时在建设目标当中除了生态城还有一个我最关注的是高科技城。一个就是进一步加大人才特别是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我们江南大学每年本科生在无锡就业占了33%,每年本科生5000(人)。我们的研究生大概占到25%。也就是说每年有2000人左右的毕业生是在无锡就业。也可以说是在无锡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但是在人才培养当中,我们也感觉到无锡市正快速发展,特别是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强化他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我们如何培养我们创业型的人才,实际上对我们来说也是必须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想这是一个人才。第二个,从科技、科技的支撑,我们希望在围绕无锡的科技型城市的建设也好或者高科技城的建设也好或者是科技驱动也好要加强我们科技能力的提升。这个是在整个区域发展过程当中很重要也是很基础的工作。同时我们也要强化我们的成果转化和我们跟区域的结合,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围绕我们无锡市要实现我们高科技城的建设目标,发挥我们江南大学的重要作用。
主持人:那么这次党代会期间,毛书记在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市各级各类教育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也是显著提高。据我们了解,在过去的五年中,“十一五”期间,江南大学也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能不能给我们说说您所能感受到的江大最大的变化在哪些方面?
武书记:一个是我们的新校区,现在建成了一个3200亩的新校区,但这个新校区建成的确是凝聚了无锡市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心血。第二个大的变化,就是江南大学这几年的发展,我们认为还是很快的。当然也得到了社会的基本认可。有几个数字,一是我们从2003年到2011年有一个大学排行榜,它的排行来看,我们从2003年的128位上升到今年的53位,我们的上升速度还是很快的。去年我们还是58位。第三个大的变化,实际上也是我们发展当中内涵建设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2009年教育部新闻中心对重点学科进行评估。我们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排第一,我们的轻工技术与工程是和另外一所高校并列第一,我们的纺织工程师和另外一所学校并列第二。我们江南大学应该说是一个优势特色很突出,应该说是很有优势特色的一所“211”重点高校。除了重点学科以外,我们的科研也是这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我们统计了一下,这几年我们的科研经费以30%的速度在增加,当然我们的总量并不是特别大。但是从我们的整个发展过程来说,科研经费的增加,实际上就是意味着我们的科研实力在增加,同时我们在国家基地建设这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成绩。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另外建了国家大学科技园,还有一批省部级的科研基地。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在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的很大成绩。除了这个之外,第四个是我们的人才,一个是我们注重培养,同时我们也是借着江南大学的平台,借着无锡快速发展的区域优势,引进了一些高层次的人才,这些人才是来自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一些我们觉得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他们)能够到我们江南大学来工作,这也是(因为)本身我们有一定的基础,我们有一些比较好的吸引人的政策。同时我们觉得重要的是要找差距,瞄准下一步的发展,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的,这种好的一些办法。
主持人:确实,正如您刚才所说到的。今年我们江南大学在国内大学排名当中是上升到了53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刚才您也提到想你们的一些王牌学科,现在可以说在在全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像这个食品学科,那我听说最近依托这一学科,你们还专门启动建设了食品营养与安全科学中心。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武书记:那么有了国家的需求,或者是国家这方面的政策环境的支持,又有这方面的基础和优势,所以我们后来就选这个,一定要在食品营养与安全上我们发挥点作用。而且这个也是民生所关心的,就是老百姓所关心的。现在大家对食品的安全,食品营养以及食品与健康到底有什么关系,从科学上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这都是从国家到老百姓都很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就选定这个作为一个突破口,那么这个中心,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国际性的开放的平台,就是要有国际水准。我们希望这个中心能够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就是所谓的国际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这样我们这个中心准备以这种PI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建设)二十个左右实验室,同时按团队的这种建制的方式来支撑中心的这方面的运转。我们希望这个中心是人才特区,我们的人事分配制度,我们的考核评价的制度以及我在成果共享和转化方面都是作为一个特区来积极推动这个中心的建设。
主持人:可以说你们学校的食品学科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那么除此之外,学校在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专业人才方面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新的或者说特别的设想呢?
武书记:我们在从国际科技合作也好,国际交流也好。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人才,从聚集、吸引和培养希望有国际视野,加大国际人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是从人才。第二个从科研项目的合作,因为国际的合作,科研往往是最开始的,到了一定程度可能就是从科研到人才的流动。我觉得可以说到了一定的程度可能更有利于促进这方面的发展。但是从科研呢,我们现在实际上除了食品以外,其它(专业)也都在做。包括我们是利用国家的和区域性的一些国际合作的项目来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第三个,我们在加强跟国际上联合建实验室的体制机制的探索。因为国际上,特别是做得比我们有优势、有特色的一些国外的大学,或者是一些科研机构。我们觉得许多还是我们要去认真地学习。去通过交流也好,通过访问也好。包括“请进来”各种方式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建一些国际合作的重点实验室或者研究机构。我们觉得这样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第四个就是我们在引智方面,我们也是通过国家有关的项目计划。因为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有一个“111引智计划”,简单地讲就是希望能够成建制的引进国外的一些优质资源,从人才上、项目上加强合作。这个我们也在做,应该说这方面我们做得还是有一定特色和优势。最后一点,就是在采取各种办法加大对留学生的吸引。我们希望更多的是到我们的优势学科和我们有特色的一些专业来学习交流。
主持人:目前无锡也明确提出了要打造创新型的城市,我们知道打造创新型城市自然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江南大学作为无锡的本土高校,自然也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在这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是如何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
武书记:实际上这也是江南大学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我们在围绕无锡创新型城市建设这块,实际上我们也是加大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也提出来要进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也是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要。这是从大的人才培养的导向上,具体来说,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说,我们在去年,我们对63个专业进行重新的梳理,最后调整为50个专业。应该说这工作的力度还是很大的。当然学校也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难。第二个,我们在整合我们校内的资源,也是为了培养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比如说我们从2003年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整合相应的学院,新成立了五个学院,当然这五个学院是有基础的,由原来的两个或三个合并成一个。比如说我们的环土学院、医药学院、人文学院、数媒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其中物联网工程学院最能体现江南大学围绕新型战略产业的需要,同时也围绕无锡物联网整个产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我们的人才上做的一个很有益的探索,而且我们物联网学院在成立之后对专业也做了一些调整,这个专业调整也是为了能够对整个无锡区域的发展,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这次无锡市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不但总结了“十一五”取得的成绩,更实绘就了“十二五”的美好的蓝图,那么最后能不能就江南大学而言,在“十二五”期间有什么样的新设想或者目标给我们能谈谈?
武书记:一个是,按照无锡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要求,也是按照我们整个发展的总体规划,希望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能够尽早地进入前五十。刚才我讲那个大家对排名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认为还是能反映我们的一些实际的,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第二个,就是从人才的培养和凝聚上,我们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能够有一个大的发展。因为无锡这个地方,有它的优势和特色,但是从吸引人上,我们觉得还是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十二五“期间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我们已经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就是聚集效益逐渐的在往这个方向体现。第三个就是我们师资队伍的建设,因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一个大学发展中很重要的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如何提高我们师资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上,提高我们科研能力上,我们还是在积极的推动这项工作。第四个,就是我们也明确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围绕无锡的区域发展,做出我们的重大的贡献。因为我们觉得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无锡市委、市政府和无锡市人民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这项工作实际上我们也把它作为”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有重大的突破,或者有一些大的亮点的一些工作。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一些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包括一些深层次的合作。如何跟区县的合作,如何跟企业合作,我们都在积极推动。最后一个实际上也涉及到我们的党建和稳定工作。因为一个学校的发展,党建工作这个刚才说是政治保证,我们觉得也是核心。方向明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同时,稳定工作也是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因为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我们江南大学发展到现在,到了一个深层的就是内涵建设发展的时期,也是说到了深水区,可能会触及一些利益,会产生一些困难、问题,甚至一些矛盾。如何稳定学校发展的大局,这个是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大家高度重视和关注的一项工作。也借着这次党代会,毛小平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回去认真地学习贯彻,结合我们江南大学的发展实际,把我们各项工作再进行认真的梳理,这样使得我们能够上下统一,能够在提高认识或者统一思想的前提下,把我们各项工作,在”十二五“期间乃至以后做得更好。
成就令人自豪,未来充满希望。江南大学的发展不仅是无锡高等教育的突出成就,也是无锡“十一五”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二五“蓝图”已经绘就,相信在十二次党代会的引领下,江南大学也一定会随着无锡城市迈进的步伐,不断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