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10月8日讯】(陈竞之) 在沙家浜镇,“促产业升级、为企业增效”科技人员创新行动已经渗透到企业内部,化为企业坚持不懈的自发行动,为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
光伏电缆是太阳能发电设备的配套组件,位于东南经济开发区的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专为生产光伏电缆提供高端材料。企业近年来以科技为抓手,不惜血本,狠下苦功,依靠人才自主研发,致力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助力民族光伏产业发展。
从2009年起,新光伏电缆标准在欧洲全面执行,这意味着光伏电缆生产的各项技术指标大大提高,我国大量光伏电缆如果不能通过这一标准,就不可能进入欧洲及其他市场。当时国内仅有两家电缆产品生产企业在德国通过了该项标准,而这两家公司都采用了中联公司提供的绝缘和护套材料。
两年过去了,公司没有止步于成绩,而是投入100万元建立实验室,同时不断引进高分子材料专家和技术人员,进一步改进技术,与国际技术接轨。今年,公司自主研发并改进的一项光伏电缆用辐照交联无卤阻燃聚烯烃料获得美国UL和德国TUV双认证,这一产品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热老化性和耐寒性优良,可为太阳能电站、光伏系统以及高耐热要求场所使用的电缆提供性能优越的绝缘和外护套材料。产品投向市场后,将为我国光伏电缆出口到欧洲及其他地区奠定技术基础,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且企业自身每年可增加销售额5000多万元、利税1000多万元。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经理姚国清告诉记者,全厂科技人员将不断优化工艺,以科技促进企业发展,推动国家光伏产业前行。
在江苏星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实验和奋斗也从未停息。在科研院校的协助下,星驰生物不断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最近成功研发出“富含IgG的牛初乳粉制备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将牛初乳中主要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由原来的25%至30%提高到35%至4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计明年投产。
“感谢科技镇长团的牵线,让我们与多所高校建立了联系,人才和科技力量倍增。”江苏星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培华坦言,企业建立之初在开拓市场方面投入较大,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全市氛围的带动下,企业与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对接,了解高校基础性研究成果并将其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科技直接产生效益,使星驰成长为技术型企业。目前,公司还准备与江南大学在大学科技园联手打造研发中心,继续对牛初乳中的各种活性因子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将其运用到医药、化妆品等更广泛的领域,使之造福更多人群。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实力不断增长。沙家浜镇副镇长夏冬表示,该镇将不断强化科技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继续落实具体的奖励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科创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开展各类培训,充分调动各个企业科创人员的创新意识,整体提高全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本文章来源于:新华网江苏频道http://js.xinhuanet.com/
原文链接:http://js.xinhuanet.com/zheng_fu_online/2011-10/08/content_23839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