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无锡老百姓10分钟消费圈塑型 打破中山路单一中心

发布日期:2011-10-20  来源:江南晚报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10月19日讯】最近,市民刘先生为要不要搬家的事很是纠结:在太湖新城买的新房子已经装修满两个月了:不搬吧,在市中心租房每月要1500元;搬吧,新居周围实在没有什么娱乐的地方,想吃个大餐、按摩放松下都没去处,晚上玩得稍微晚点还只能打车回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刘先生这样因为周边商业配套不全而推迟搬入新居的业主不在少数。尽管近两年有河埒口这样的副商圈以及惠山时代广场、新区宝龙广场等这样的综合体悄然崛起,但在无锡老百姓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重量级商圈仍只有市中心这块“乌龟壳”。

  内环商圈:一到节假日人多路堵

  长期以来,无锡主要商业消费基本集中在解放环路以内,尤其集中在中山路沿线。一到节假日人们总喜欢往市中心跑,人多路堵经常塞车,吃个饭还要等翻桌。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市民消费力的增强,由于商业半径过小,这一区域显得越来越拥挤,“螺蛳壳里做道场”,导致了“内环商圈”辐射能力较强、周边商圈形成困难。

  “最近两三年,无锡的商圈其实还是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比如就餐不再扎堆在市中心了,会选择到金太湖、万达或是湖滨美食街等地,选择面越来越广。”业内人士分析说,如今除了以中山路、人民路为纽带的中心商业区外,以太湖广场、河埒口以及吴桥文化广场为代表的副中心商业区也人气渐旺。不过,新建园区与居住区的商业配套设施依然跟不上步伐。业态结构不尽合理,商业网点层次偏低,商业群组合紊乱,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大都市商业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合理局面,难以满足居民的购物及服务需求。

  以太湖新城为例,目前八纵八横的道路体系已经展现,核心居住区也已大盘林立,然而与居民生活十分密切的商业购物中心、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明显落后,影响了已建成区域的居民入住速度。刚住进惠山新城的周小姐也有倾诉不完的委屈:干洗一件大衣还要跑到老远地方,家里的宠物生病了还不能坐公交只能打车带去其他地方看病,就连做个新发型也只能跑到金太湖附近去做。

  分级商圈:商业布局不合理未成型

  “目前我市商贸服务业商业布局欠合理,综合竞争力尚待增强,现代商贸专业人才缺乏。”江南大学商学院院长李晓钟指出,目前中心商业区集聚了大东方、百盛、八佰伴等大型商业企业,商业消费和交通叠加效应突出,影响了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中心区商业特色街密集,但大多层次较低、趋同化较高。总体上商业布局不够合理,分级商圈尚未成型,商圈功能不够完备。

  尽管无锡市已连续七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前十位,但无锡商贸企业在综合竞争力上的差距还是较明显。大型零售企业在全国排位优势不明显,本土品牌扩张能力和辐射作用不强。至今还没有一家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龙头企业。无锡连锁业虽起步较早,发展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弱。

  李晓钟也指出,无锡的城市规划调整将为商圈扩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无锡的十二五规划,无锡将走上城乡交融发展的道路,城市建设范围将从500平方公里向1600平方公里扩展。随着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和城区土地空间置换以及地铁的全面建设,将给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空间。

  发展设想:实现多商圈并存发展

  那么如何突破多年来单一商业中心的模式,打造多商圈并存的局面呢?实际上,政府部门已经着手考虑到这一问题。

  早在一年前,江南大学商学院就接到了与政府“合作”规划无锡商圈及网点的“邀请函”。昨日,商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就目前无锡的商业发展来看,若能在1个市级中心商务区和3个副中心商务区的基础上,再新增1个市级中心商业区和3个副中心商业区,多商圈并存发展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她透露说,从无锡的现状出发考虑,今后以崇安寺为中心的商贸区和太湖新城商贸区将作为无锡市第一商圈被打造成“中心商务区”是比较务实的做法。太湖广场商贸区、滨湖河埒商贸区、吴桥文化广场商贸区、锡东新城商贸区、惠山新城商贸区、新区商贸区则以次级商圈的“身份”作为无锡的六大副中心商业区,而崇安新城商业中心、锡山东亭片区商业中心、北塘山北片区商业中心、蠡湖新城商业中心、钱桥藕塘职教片区商业中心、马山休闲旅游商业中心则作为各个区域的片区商业中心共存。

  社区商业:将成未来商圈发展新趋势

  社区居民作为区域长期居住生活的消费群体,是稳定而且庞大的一个群体,住宅小区内业主多,就意味着消费需求多,而且社区的居民对消费的需求是长期且持续的。“你不可能为了买一块口香糖、一包烟坐一站车去大卖场,你也不可能为了几瓶啤酒跑出几里地去。”市民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便利的邻里商业服务是不能缺的。一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对于最近几年城市建设步伐迈得很大的无锡来说,新增社区越来越多。近几年无锡平均每年交付的楼盘多达数十个,新区、太湖新城、蠡溪、惠山以及锡山这些“新兴住宅”板块所占楼盘数超过半壁江山。老百姓住进新小区后,就迫切需要“社区商业”的快速崛起。而真正的社区商业应该是以社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等商业设施为核心,同时还要兼顾设置各类中小零售餐饮服务、社区生活服务、文化休闲服务等网点。

  “政府已经考虑到市民的这一需求,我们也有了初步的规划,在今后将对商业网店布局进行这样的引导和推动。也将会引导商业网点的经营辐射半径至少在400米以内,在最短时间、最近距离内迎合居民五花八门的日常需求。”李晓钟告诉记者,他们参考了大量国外的相关资料,并多次实地调研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多个城市商圈,最终才提出这样一组数据。在发展社区商业的过程中,若能做到“居民10分钟消费圈”,即社区居民在步行10分钟内,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需求。(晚报记者袁晓岚)

  ■记者手记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值得思量

  近几年,无锡城市综合体都先后纷纷“下乡”到各个新城“圈地”。新之城、时代广场、宝龙广场、哥伦布广场等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内环以外。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已经投运的综合体招商情况其实并不乐观,部分综合体投运已超过两年,然而人气指数迟迟提不上去。

  到底是靠配套聚人气还是靠人气引商家?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已经购置新房的业主因为配套不健全迟迟不愿入住,而商家往往也是尽量沉住气地持久观望,这一来一往犹如打太极般形成了“拉锯战”格局。“实际上,在商业配套以及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上,政府所起的引导作用相当重要。在不少地区,由于前期规划和预计不足,最终过度开发,业主想等商业配套健全来拉动人气以及房价,而商家则想等社区入住率提上去之后再投入运营,以求得最大利益的回报。由于前些年掀起的住宅投资热,不少小区内真正作为刚性需求或改善性住房的业主比例并不高,一些城市的小区交房几年后,甚至都还是一座没有多少人进出的空城。”有关人士对城市综合体的快速发展也表示出这样那样的担忧。

本文章来源于: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原文链接:http://wx.house.sina.com.cn/news/2011-10-19/091436090.shtml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