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链接:
http://www.wxrb.com/node/toutiao/2011-9-10/KKC0C61DI190421.html
【江南晚报9月10日】(景玮 黄孝萍)有人爱言传、有人重身教,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个或几个人生导师,或许那不经意间的偶然相遇,会对你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迎来今年的教师节,我们邀请了部分市民来谈一谈他们最难忘怀的恩师及其故事。
受访者:庄若江身份:江南大学江南文化与影视研究中心主任恩师:南师大原校长谈凤梁
恩师身教: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庄若江是江南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学生们评论她是位美女老师,与于丹有的一拼。她的课不照本宣科,有人说她的写作能力很强,横溢的才华令学生五体投地。
据说庄若江上课从不拿教案。而说起这一教风,庄教授表示,她在南师大读中文系时,当时的校长谈凤梁先生对她的影响甚远。“高高瘦瘦的身材,面容清癯,眼睛深凹,脸色虽无光华却神清气朗,很有精气神的样子。”当时谈凤梁教她“元明清文学”和“古代小说史”,听谈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既紧张又有趣味的享受,需要时刻绷紧神经。
“上课从来不带任何讲稿或教材,最多带一张巴掌大小的卡片,却又不拿起来看。”“可以大段大段地默写原文,一块又一块黑板,写满了擦,擦完了写,那些古文典籍全都烂熟于胸,不仅引文精确无误,且文字出处、索引章节页码也能标注准确分明,这背后的深厚功力可谓十分了得。”
在庄若江眼中,从小学到大学,谈老师是第一位徒手登上讲台的先生,他深厚的功力和严谨的教风成了学生们的偶像。而帮学生复习功课时,他又带着一大包花生米,与弟子们促膝而谈,全然无任何架子。好老师,课堂严厉,课外平易,也是庄若江的信条。
因而庄若江自己当了老师之后,就一直坚信照着教案上课的老师一定不是好老师。老师不应照本宣科,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观察学生的反应临场发挥,旁征博引,需要做很多的准备,远非一本教案能容纳下的。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学校常检查教案,也曾让她十分不适应,感觉被束缚。在教案上不著一字,绝不是一种敷衍,而是另一种教学的厚度,这也是她如今对自己的要求。或许,这也是令学生们深爱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