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副校长 王 武
【中国教育报12月28日讯】:近些年,江南大学在全力以赴建设新校区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将“开源节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议题。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努力把大学建设成资源集成体和转化基地,创新资源配置的机制,系统研究低耗运行,建设节约型高校。
建设资源集成体,实现高效转化
树立“资源”意识。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否汇聚有效的资源,必须建立起“大学是资源集成体”的理念,大张旗鼓地争取各种优质资源。江南大学在2001年三校合并时资源效应并不明显,树立“资源”意识,有助于做好资源集成计划,打通各类资源渠道,有效地吸收各种优质资源。
学习国外经验。2007年,江南大学首次组织中层干部海外研修班,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全面学习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并特意向美方提出增加“吸引社会资源”方面的培训内容。马里兰大学由一位副校长专管“大学关系”,负责社会资源工作,全校共有140余人参与筹资与服务。该校的经验是,采集资源信息,大力宣传学校,利用一切机会主动上门“游说”,争取政府、企业、社会贤达的捐赠。
拓展资源渠道。学校成立了“社会资源办公室”,随后又更名为“社会资源处”,负责管理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工作,专事对外吸收各类社会资源,认真借鉴国内外重点大学发展筹资工作的经验,注重宣传提高学校美誉度,汇编各种资料,拓宽网络交流渠道,策划各类引资活动。学校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主动承担走访联络任务。学校与地方政府、董事单位、校友、社会贤达建立起良好的互信互惠关系。
高效转化资源。将引入的资金重点用于人才培养是高效资源转化的主要取向。学校设立的奖优助困社会奖学金,促进了一批学子健康成长;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加大了文化基地建设;利用基金支持大学生参加全国舞蹈大赛,并获得首项 “文华奖”,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应;利用海外基金,投向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图书馆建设,等等。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产生显著的效益增量,大学才能进入吸取更多优质资源,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良性循环。大学要用好资源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策划,优化资源配置,使之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盘活效能要素,加减有方。校长陈坚教授多次提到,提升专业质量是促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任务。在资源不甚富足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凝炼方向、集中资源的方式,盘活效能要素,实现专业优化。这就意味着在巩固鲜明特色、保留比较优势的原则下,要学会做减法,舍得放弃那些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无助于提升学校竞争力,而又消耗大量资源的专业。
优化资源配置,做好乘法。优化资源配置逐渐成为学校调整学院结构的主导思路。在学校的优势学科有所进步的基础上,如何拉动优势尚不够明显的学科?优化资源配置不仅局限于为其增加楼层面积、引进高层人才、增添实验设备,做好队伍结合、优势互补、学科交叉至关重要,必须从学校的层面上进行宏观策划,翔实论证,优化配置,还要做好相关师资队伍的思想工作。合理的布局调整和资源的再分配,等于做好了乘法。从发挥资源效能的角度上,优化布局的举措,直接起到支撑质量提升的作用。而做好内涵建设计划,又反过来有助于科学策划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以 “人”为核心资源,全面发展。一所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其综合实力排名是否不断攀升,还在于这所学校能否真正做到“人本可持续发展”。学校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师生“核心资源”的作用,让师生参与到“和谐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如,去年建校5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发动上万名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到全国各地寻访万名校友,传递校友对母校的祝福,建立学生与校友的互动网络。
身先垂范,探索节约型大学建设
早在2004年,江南大学建设新校区的初期阶段,就提出了数字化改造水电管理系统的动议。2005年,又提出了“理念先行,制度保障,科技依托,示范带动”建设数字化节约型校园的思路。难能可贵的是,广大师生共同参与节能监管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以及优化改进。
理念先行。学校力图通过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监管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辅以大力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逐步形成三大理念:“节约的举措体现学校管理的水平,节约的习惯体现学校师生的素质,节约的水平体现学校发展的质量”。学生中的少数人由不理解、不支持节能举措的推出,到主动参与信息平台建设、自主组织群团活动开展宣传推介。学校大力开展绿色教育,使节约能源的理念“内化于心,物化为制,外化于行”,转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行动。
制度保障。学校通过建立“节约型校园目标责任制”,将节水、节电、指标分解到二级单位,甚至学科组,并将节能计划指标的执行情况纳入各有关单位的年终考核目标。“量化分解、定额使用、超额自负、奖罚分明”的管理机制有效地化解了能耗扩容的矛盾。关于如何科学制定各自然年度的能耗指数,学校并非以绝对的增减比例作为指标,而是认定全校能耗开支的增量必须大大低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增量。
科技依托。学校运用应用信息、网络、控制、检测、通讯等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出一整套包括“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五个子系统”在内的“数字化节约型校园运行系统”。一个窗口,即节能减排宣传网站;一个平台,即节约型校园监管平台;五个子系统,即电能管理系统、给水管网监测系统、路灯智能化管理系统、水电计费系统、节能综合分析专家系统。
相关网址链接:paper.jyb.cn/zgjyb/html/2009-12/28/node_7.htm
报纸PDF格式下载:xinwen.jiangnan.edu.cn/vodfile/2010/2009122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