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杂志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 部门新闻

【科技日报】王武副校长接受记者专访——高校要做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引擎”

发布日期:2009-03-13  来源:杂志社  
【科技日报3月12日讯】:“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应该发挥,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更是高校自身功能与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学校70%的科研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其中国家重点攻关成果的转化率达80%以上。”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王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一番感言。
交谈中,王武告诉记者,去年是江南大学建校50周年。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独特的办学方向,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不仅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更是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地方经济急需人才的“摇篮”。至今已建有国内唯一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建有3个国家、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工业微生物资源数据库整合及共享信息平台。“特别是‘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部省市科研项目1000余项,共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1项。科研创新带来专利‘大突破’,学校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多年来在全国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平均一天产生一项专利。”王武兴奋地说。
说到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上的作用时,王武说:“高校作为自主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基地,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中,担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重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武告诉记者,苏南地区尽管经济比较发达,但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当地企业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问题。为此,去年以来,学校作为无锡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不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从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地方企业支持与服务力度,帮助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竞争水平,开拓国际国内高端市场,最大程度减少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学校还注重发挥专家学者在地方决策中的参谋作用,为地方发展献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插上了“隐形的翅膀”。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江南大学已签署“十一五”合作共建协议书。去年一年,学校和无锡市合作的首批15个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王武表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高校更应主动担当社会重任,发挥自己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科技引擎。江南大学将努力发挥智慧源、人才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的科技对接工作,寻求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

本篇文章来源于科报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newweb.stdaily.com/special/2009lianghui/content/2009-03/12/content_56230.htm
阅读(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