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会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社会服务

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教育的“金山银山”

发布日期:2021-04-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田良臣

【光明日报4月6日】农业活动关涉土地、种子、季节、播种、生长等,其中所遵循的逻辑、规则,以及概念与教育具有同源性、相似性。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构成和文化机制,应尊重自然,回归自然,让绿水青山成为丰富的课程,成为鲜活的课堂,充分挖掘和释放自然的育人价值,使教育在本源的意义上成为一种“农业活动”,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少年成长的“金山银山”。

那么,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乡村教育的“金山银山”呢?

首先,乡村教育需要重新发现绿水青山。对乡村以外的“陌生人”来说,乡村的山山水水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物质的和机械的”(杜威语)。但对于乡村中的孩子和家人而言,周围的山水是一种家园般的存在。生活中,山水与人建立了亲密的关联。“靠山吃山”“人活一世,草木一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粮”。村口的水井,因为村民一拨一拨地走近,担水、洗衣,在附近你来我往,泉水哗啦啦流淌而去,那悦耳的流水声即如歌唱,那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恰似孩童明亮的笑脸。村头的老槐树,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撑一片绿荫,矗立成一则传说。寒来暑往,老树明明白白地看着、听着村里人的家长里短。一辈又一辈,村里人是这一方水土养育的人,这一方山水自然也成为村里人的山水。但“熟人眼里无风景”,乡村教育需要树立乡土意识,充分认识和挖掘绿水青山中的“烟火”故事,探寻蕴藏在山水中的文脉,挖掘其中的课程教学资源。因为浸润乡村经验的山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涵,需要对其进行开发、阐释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教育资源。

其次,乡村教育需要重新理解和诠释儿童的乡村经验。乡村经验作为儿童已有生活的智慧沉淀,其中不仅包括儿童知道的内容,而且包括儿童知道的方式,以及乡村在文化方面的传统。儿童的基础经验具有:第一,儿童的已有经验依托周围的山山水水而存在,这种亲密的相互依存,使经验成为儿童不断抵达自然,揭示自然秘密的方法。随着儿童认识过程中自主、自觉意识的增强,其基础经验的概括化和理性水平会逐步提升。第二,儿童身心的发展,促进他们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日益形成特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版图。这恰是儿童走出乡村、认识社会和构建内部世界的道路与桥梁。第三,乡村经验是儿童经验生成、发展的现实土壤。尽管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有每一代人的生活经验。但乡村的绿水青山及其山野之中的春夏秋冬,会让代际之间的经验有一种传承和文化印刻,这便是乡村生活的心智传统,是一种绵延的乡村文化。

童年经验是乡村儿童的基础经验,大多处于原生态,有赖于通过学校教育提升经验的品格,这里不仅要丰富儿童的乡村生活经验,即新旧经验之间的交互作用,还要引入城市的生活经验,让城乡经验彼此嵌入,拓宽儿童经验版图。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不能将城乡经验做二元对立式的解读,而应基于乡村经验,吸纳城市经验,催生新的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综合体,使之成为乡村少年走向未来和广阔世界的智慧资源。

最后,乡村教育要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人与世界的深层对话。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的解放。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在人与世界深层对话中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因为技术的先进、复杂成为横亘在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一堵高墙。技术应该嵌入人的活动中,丰富和深化人与世界的对话。首先,技术应促进人与周围山水的彼此靠近,为人的感知、体验更便捷、更清晰、更深刻提供支持;其次,技术应该促进人与人的交流超越时空的限制,使人际对话具有历史性和延展性。再次,技术应该丰富、深化人的自我认知,提升人的自我感知,强化人的自我对话能力。最后,技术应该在乡村世界与山外天地之间构架起一座桥梁,让绿水青山和城市风景成为人们共享的资源,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理解、共存共荣。当然,这些有赖于乡村教师群体信息素养的提升作为基本保障。

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以儿童为本,立足于乡村生活经验;让技术助推人与自然的对话,解放学习者的身心;让教育自然地成为“农业活动”,我们就能够使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教育的“金山银山”。

(作者:田良臣,系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