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高校+高新区”,江南大学-无锡高新区“双高联动”再结硕果

发布日期:2025-04-21  来源:凤凰网   凤凰网
资料来源 凤凰网

【凤凰网4月20日】4月19日,江南大学-无锡高新区“双高联动”系列合作暨工业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成果汇报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崔荣国,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市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胡义东,区领导朱晓峰、李桂林、张弘出席活动。

图片

陈卫、崔荣国、顾正彪、朱晓峰、李桂林等共同启动省级重大创新平台。

该创新平台构建了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的完整创新链条体系。未来,将聚焦工业智能领域关键技术,力求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联盟。

陈卫在致辞中表示

“十四五”以来,江南大学主动对接无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赋能服务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构建“1+2+N”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无锡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的先进代表,产业体系健全、创新基础雄厚、开放活力充沛,是江南大学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点合作区域。双方共建大院大园平台,扎实推动产业落地,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特殊食品等领域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未来,希望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人工智能、先进传感、数据要素等关键领域,推进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技术共研、人才共育,为区域产业链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崔荣国在致辞中表示

此次活动是催生更多创新成果转化的“务实之举”,必将以校地之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协同联动,助力无锡高新区继续领跑物联网和智能制造战略赛道,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6+2+X”现代产业集群,奋力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无锡高新区将一如既往秉持深化合作、共促发展的最大诚意,以“无难事、悉心办”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工业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以及广大企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全周期保障、全要素支持。

图片

图片

活动中,江南大学与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进行了人才互引互聘。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与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签约。未来双方将围绕技术孵化与攻关、人才培育、产业生态建设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华润微电子与江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进行江苏省异构集成技术创新联合体共建签约;日联科技与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进行无锡市“数字能源工业高功率模块X射线自动测试装备”创新联合体共建签约;广盈集团、朗新集团与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进行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技术”创新联合体共建签约;上能电气、氢导智能、新洁能股份、天青元储智能与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进行无锡市“新能源分布式制氢系统”创新联合体共建签约。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与奥特维科技、圣普斯安防、海隆软件、卓品智能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

现场还进行了江南大学-无锡高新区工业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成果汇报。该研究院以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为运营主体,聚焦无锡高新区(新吴区)“6+2+X”产业集群发展,以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为主要方向,围绕产业升级、技术孵化与攻关、人才培育、智库建设、产业生态建设等重点内容,积极促进校地产业优势互补、互利互赢、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向深层次、高水平迈进。

作为无锡市的“第一学府”和“第一强区”,自2001年江南大学与无锡高新区开启全面合作以来,双方在产业、科技、人才、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同频共振、携手共赢的发展成果。从共建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到双方联合共建工业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再到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江南大学优势学科与无锡高新区“6+2+X”产业集群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还在持续升级。特别是双方共建“工业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以来,已建成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市创新联合体4个、校企联合平台10个,93项产学研成果在智造一线“落地生金”,打造了双高联动、双向促进的成功样本,创造了校地合作、互惠共赢的生动实践。

本文来源:凤凰网https://www.ifeng.com/

原文链接:http://js.ifeng.com/c/8igGRicosSW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