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聚焦“从教育本真到AI时代的智慧重构”,江南大学举办第二十九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发布日期:2025-05-28  来源:交汇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资料来源 交汇点

【交汇点5月27日】5月26日上午,由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SCE)主办、江南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二十九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 2025)在无锡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融合前沿科技:成就新形态的学习者”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顶尖学者、教育实践者及行业领袖参会,共同探讨教育科技前沿议题。

大会开幕全程采用双会场模式同步开展,主会场设于江南大学,分会场设于香港理工大学,采用腾讯会议进行实时直播与互动,两地联动共同打造跨区域学术盛会。开幕式由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伍红林教授主持。

开幕式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教授代表承办方主会场江南大学致辞。陈卫教授指出,江南大学高度重视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展,近5年,学校获批人文社科国家级项目162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3项,新增部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0个,入选首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本次大会由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负责组织,该团队在国内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大会聚焦科技前沿,对于深化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江南大学将积极搭建广阔平台,推动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教授致辞

大会共同承办方香港理工大学黄国贤教授表示,香港理工大学将继续推动教育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挥桥梁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球华人教育社群的发展。GCSCE学会委员会主席、香港教育大学江绍祥教授回顾了大会29年发展历程。他表示,未来GCCCE将向着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方向发展。

GCCCE 2025在地组织委员会主席、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马志强教授提出“三个致力于”的办会初心:致力于打造前沿思想的 “聚能场”,致力于搭建多元对话的 “共振台”,致力于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共谱教育智能化发展新华章。香港理工大学胡祥恩教授则感谢各方支持,介绍了香港会场的情况,并对下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表示期待。

GCCCE 2025国际议程协调主席、香港教育大学孙丹儿教授介绍,本届会议共收到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 440篇投稿,最终录用论文336篇。会议设置4场主旨演讲、9个子会议、英文分会、5场论坛和两场期刊论坛,为期5天的议程涵盖教育科技领域多维度探讨。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黄国贤教授致辞

在主旨演讲环节高端论坛中,中国台湾学者陈德怀教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陈明选教授均围绕“从教育本真到AI时代的智慧重构”这一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特邀高端论坛中,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陈明选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北京大学贾积有教授、香港教育大学吕赐杰教授、西南大学刘革平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六位国内顶尖学者围绕“教育为何?教育何为?‘全球和幸’与‘通智同伴’共塑未来”展开热烈讨论,深度探讨了“全球和幸”教育理念的实践路径。

主会议特邀高端论坛

据了解,GCCCE 2025江南大学主会场依托人文学院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优势平台,由教育技术团队统筹会务。教育技术团队汇聚20余位教科研青年人才,围绕当前“AI+教育”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打造基本理论、资源环境与评价研究三大方向,围绕教育决策咨询、前沿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主任马志强教授建议,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都已经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尝试更多地突破人工智能课程本身,鼓励同学将人工智能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相结合,了解如何让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我而用”,为生活和工作提效赋能。

本文来源:交汇点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3532a0e4b00b861f0b0b6b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