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从校园到故里:江南大学学生用科技点亮伯渎河文化传承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7-25  文:高陈宏  图:吴雪 李欣悦  来源:交汇点
资料来源 交汇点

【交汇点7月24日】7月12日,在新落成的无锡伯渎河文化中心,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智联伯渎·青衿知行团”携手25名“小小运维工程师”亲身感受了科技如何让千年文脉“活”起来。这不仅是新文化地标的首场青少年活动,更是一次返乡学子以专业所长服务桑梓、架设科技赋能文化传承新桥梁的生动实践。

返乡学子架桥梁,科技解锁千年文脉

伯渎河,承载着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和江南水乡的繁荣记忆。如何让年轻一代亲近并理解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智联伯渎·青衿知行团”的大学生们给出了创新答案——用科技语言讲述文化故事。这群深怀故土情结的返乡学子,将课堂所学的物联网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感兴趣的语言:“传感器是设备的‘神经’,感知周围信息;云端数据就像‘大脑’,指挥它们聪明地工作。这样,古老的文化就能在指尖‘活’起来!”在他们的专业讲解和带领下,孩子们兴奋地探索着由自助借还机、AI数字人等11台智能设备组成的“科技阵列”,轻松解锁千年伯渎河的“文化密码”,也悄然在心中埋下了亲近本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种子。

实践创意双驱动,童声传递传承力量

“智慧寻宝”环节将学习化为生动探险。大学生们设计了“图书借还小能手”“导览探秘小专家”双重任务:孩子们在图书馆扫描条码借阅书籍,在展厅用导览屏定位展品,在“地图寻宝”的紧张与“听讲解找答案”的专注中,动手能力与文化认知同步提升。一名孩子举着刚借到的《红岩》雀跃道:“原来扫码借书这么简单,还能找到这么多老故事!”童言童语间,传递的是对科技便捷的亲身体验和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直观认知。

在“未来畅想家”环节,孩子们天马行空,童言童语描绘心中的“超厉害”文化馆设备——会讲故事的瀑布流、按心情推荐图书的ai数字人……大学生们引导他们不仅想象“新本领”,还思考如何解决可能遇到的“小挑战”,让创意扎根于对技术原理的初步理解。

活动高潮是隆重的“小小文化运维工程师”认证仪式。佩戴上专属勋章的孩子们,自信地化身“小讲师”,向现场观众分享刚掌握的“运维小贴士”:“找书码要快准稳!”“导览屏里藏着‘故事按钮’哦!”。童声传递的不仅是操作技巧,更是亲身探索后油然而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数字自信。

此次“小小运维工程师”探秘日的成功举办,开创了“高校学子返乡志愿服务+专业科技赋能+青少年文化传承启蒙”的创新模式。衷心期待未来与更多像“智联伯渎·青衿知行团”这样的青春力量携手,持续探索科技活化文化的新路径,让千年伯渎河在新时代持续流淌智慧与活力的光芒,为无锡的文化繁荣与创新发展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本文来源:交汇点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81ec87e4b0fca324a3b60d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