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主旋律更激昂 正能量更强劲 无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高歌奋进

发布日期:2019-03-11  来源:无锡日报  
资料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3月6日】一次次组织有序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一篇篇铿锵有力的理论文章,一次次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回眸2018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润物细无声中汇聚磅礴力量,浸润百姓心田。

这一年,基层理论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各项活动如火如荼;这一年,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气象万千。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面奏响时代主旋律,传递强劲正能量,为无锡奋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提供有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

着力创新

理论宣传也有“高票房”

2018年国庆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快闪”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爱国情。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巨大恐龙化石前,无锡市少年宫合唱团的孩子们用清亮的童音唱起《我爱你,中国》,人群渐渐聚拢,从轻声跟唱到放声高歌,对祖国的浓浓情意喷薄而出。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着力创新的一个生动案例。

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方法举措,让理论宣传如春风化雨,让理论学习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能想象到吗?思政类校园文化脱口秀竟然一票难求!在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唐忠宝的《宝哥说》具有极高人气,每场预约报名人数均超过2000人。他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深入解读,使学生们在欢笑中获得真知,让原本印象中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收获了“高票房”。

在江阴、宜兴,一批覆盖城乡、贴近基层、百姓欢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里活跃着宣讲队伍、志愿者服务团队、基层文艺团队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等年轻力量。他们通过接地气、聚人气的方式,向基层宣传践习党的科学理论、重大举措,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解决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凝聚民心

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场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去年10月,“全景看无锡”大型摄影图片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120幅照片采用地面拍摄和航拍等多种方式,将无锡变迁“镜”收眼底。黑白与彩色的震撼对比,将无锡的辉煌巨变跃然眼前,参观者感慨万千,自豪感油然而生。

过去一年,围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主题,我市相继推出“无锡改革开放40年40件大事”评选、家庭档案征集、征文比赛、美术书法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40年来,我家每年支出都在增长,收入也在增加,生活越来越好,越过越幸福!”市民贺星允老人的家庭档案,是一部记了60年的账本,堪称家庭“微观经济史”,唤起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诸如此类浓缩历史、记录时代的活动,鼓舞着每个无锡人接续奋斗、开创未来。

我市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全方位展示无锡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生动实践。去年记者节前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他勉励大家要从新闻人的视角观察事物,防止雷同化;要以新闻人的敏锐分析问题,防止浅表化;要用新闻语言进行描述,防止生硬化,这堂生动的“新闻课”令人受益匪浅。用好传统媒体的同时,我市还持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去年开展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看今‘锡’网络大V无锡行”中,网络名人们奔赴太湖影视小镇、红豆集团、宜兴白塔村等地考察调研,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广大网民一起感受城市的脉动。

从报纸、广播到荧屏,从笔尖、指尖到网络,主流舆论传播强劲有力,更多客观理性的声音弘扬着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守护着广大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以文润城

软实力建设高质向上

“我是在支付宝上办的电子证,EMS送来,运费4块钱,28天期限内能续借一次,还书也可以预约快递上门揽收,5块钱。”网友“苏大泡泡”是体验市图书馆网借服务的代表者。借书就像“点外卖”,这项服务开通一年以来,“躺着”借书的读者约有3万人。

踏准智慧城市建设节拍,探索文化场馆内容及服务的数字化,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升。目前,“文化无锡”云平台一期也正式上线试运行,以数字化手段打通了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普惠、均等、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

让百姓“够得着”文化服务,还要让百姓“用得起”文化服务。去年,我市拿出830万元专项资金向社会力量购买公益性文化项目77个,涉及文艺演出、展览展演、公共阅读等多个方面。同时,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源源不断,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活动、2018无锡星期广播音乐会、“激情周末”广场文艺展演、第十一届太湖读书月……更多品牌活动接地气、入人心,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服务。

无锡的传统历史文化悠久绵长,新兴文化产业也毫不逊色。去年6月,无锡入选首批13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正是凭借集聚度高、增长迅速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文化产业及贸易的显著优势,无锡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入选基地,也是名单中少数以全市均衡实力入选的基地。

繁荣精品

无锡“好故事”远播海外

舞台上,舞蹈演员们身穿柬埔寨传统服饰,在观众热情洋溢的欢呼声和掌声中,一次又一次谢幕……这是前不久,无锡原创现实主义题材舞剧《南国红豆》在柬埔寨金边、西哈努克港、暹粒和泰国曼谷演出时的华美场景。不少观众看完热泪盈眶,直呼:“这部舞剧走进了我们心里。”

“无锡制造”的精品剧目不但屡获大奖,赢得文艺界瞩目和赞誉,国内外的文艺交流也因这些“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不断深入,无锡好故事、好声音远播海外。其中,舞剧《丹顶鹤》(国际版)作为江苏省“一带一路”系列文化主题活动赴柬埔寨演出;舞剧《绣娘》《聊斋·竹青》在欧洲商演大获成功;舞剧《吴祖光梦别新凤霞》入围国家艺术基金;《英雄·玛纳斯》 获2018年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贡献奖”;锡剧《珍珠塔》《花中君子陈三两》全国巡演进一步提升了本土艺术剧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歌剧《二泉》在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中摘得“优秀剧目奖”。

“无锡旋风”正以强劲之姿席卷而来。只有不断激活更深层、更根本的无锡文化基因,努力以更强的传播力、更大的影响力、更鲜活生动的方式彰显无锡文化符号的强大魅力,才能向世人树立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无锡形象。


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9-03/06/verList.htm

原文链接: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9-03/06/content_739940.htm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