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树立“大食物观”,守护“舌尖幸福”

发布日期:2022-04-22  来源:科技日报官微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陈卫
资料来源 科技日报官微

【科技日报官微4月21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到生活中就是一餐一食。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转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观念创新。

这要求我们要尽快从传统的粮食观中走出来,通过逐步树立和科学构建“大食物观”,让粮食安全更稳固、食物营养更全面、食物生产更低碳、食品科技更未来、“食育”教育更普及,从而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舌尖幸福”。

“大食物观”夯实“大国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14亿人口消耗量巨大,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态势。我们要做好长期性准备,始终立足自身抓好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供给及安全。

筑牢粮食安全保障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基石。树立“大食物观”首先要始终关注三个问题:

一是确保耕地安全。近年来耕地乱象仍屡禁不止,必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同时要解决好耕地以次充好、以差补优问题,把土地用好养好。

二是保障种子安全。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虽然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但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仍存在过度依赖“洋种子”的危险。

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抓好种业创新,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把农业“芯片”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三是拓展食物资源。当前,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日益多样化,要以“大食物观”来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因此,要积极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大食物观”瞄准“双碳”目标

“大食物观”是我国传统食物观的发展和演进,也是构建更加绿色、更加生态、更可持续的大食物生产观,更是解决目前传统食物制造过程中某些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等产业核心瓶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当前传统食品产业正面临资源、能源、生态约束日益严重的挑战。据统计,食品工业年用水约100亿立方米、耗电2500亿度、耗煤2.8亿吨;排放废水50亿立方米,产生废弃物4亿吨,处于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滞后局面。

而“大食物观”是破解难题、应对挑战的关键,要重点瞄准食品制造新能源、新技术和新装备进行突破:

一是重点开展微波、红外、太阳能等食品制造过程新型能源替代技术开发;

二是重点开发新型物理—生物制造与大型智能化加工技术,突破节能干燥、新型杀菌、适度加工、超微粉碎、分离萃取、冷冻冷藏、绿色包装等绿色加工、低碳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

三是重点发展食品智能装备、食品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实现食品制造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示范,有效支撑粮油食品、畜禽食品、水产食品、果蔬食品、传统特色食品等食品制造产业技术大幅升级。

“大食物观”托起“营养健康”

“大食物观”提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顺应人民群众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确保民众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均衡。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从最初的粗粮消费占主导转型到蔬菜、水果、肉、奶、蛋等禽畜产品、水产品与加工食品的饮食结构,更加均衡营养健康。

进入新时代,食品消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纵深推进,城镇居民更倾向于购买低脂肪、高蛋白的动物性食物。

城乡居民对加工食品的消费需求的上升更多地体现在对安全、绿色、营养的加工食品需求量的增加,绿色食品的国内销售额由2013年的3625.2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超5000亿元。

“大食物观”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健康、营养与膳食的均衡。

一方面,它要求政府和企业推动农产品与食品产业高质量、差异化发展,从供给端发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化、生态化的需求。

如在丰富食物品种的基础上,开发带营养强化属性、质量安全认证属性、可追溯属性等标识不同营养健康与质量安全级别的食品。

另一方面,“大食物观”要求从需求端发力推动食品消费方式与业态更新,为匹配食品消费新结构赋能。

如继续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物流保鲜技术,促进食品电商,尤其是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使消费者可以快速品尝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食品,满足消费者的饮食需求。

“大食物观”洞见“未来食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指出,“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未来食品技术以合成生物学和食品组学为核心,通过将传统种植养殖食品方式转变成为车间生产方式,解决人类面临的食品可持续供给的挑战。

构建“大食物观”离不开未来食品技术的革新,这也是未来食品生产重点攻关、抢占前沿高地的关键领域。

以食品蛋白为例,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营养素,食品蛋白需求预计到2050年增量为30%至50%,达到2.65亿吨。

预计未来15年内,基于未来食品技术制造的替代蛋白产品将占据22%的全球食用蛋白市场份额,产业规模达到2900亿美元。

因此,建立基于微生物蛋白高效生物制造的食品蛋白资源供给体系,对保障国家食品蛋白供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树立“大食物观”将进一步推进我国抢占全球未来食品技术制高点,颠覆传统种植与养殖业的生产新模式,引领未来食品产业和细胞农业发展。

一方面,它要求利用未来食品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技术,通过工厂发酵生产替代传统种植和养殖生产方式,突破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的蛋白质、淀粉和油脂等食品原料高效制造,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

另一方面,“大食物观”要求未来食品技术切实保障食品的高质量供给。针对影响食品质构、风味与营养的重要食品配料和食品功能因子,建立生物制造技术,助力食品精准营养与智能制造。

“大食物观”呼唤“食育教育”

摄取食物是人的本能,但并非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其中吃与会吃、吃得健康有本质区别。倡导“食育”理念、宣传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是有效树立和科学构建“大食物观”的保证。

作为传统饮食大国,强化以食物为载体、养成进餐文明礼仪、学习健康饮食知识、提升食物选择能力的“食育”教育,是丰富“大食物观”内涵和顺应人民高品质生活向往的为民之举。

目前“食育”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我们意识到“食育”教育更加迫在眉睫。

树立“大食物观”还需要国家、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在推进“食育”教育中有序引导:

一是要加强“食育”教育立法。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在条件成熟时及时颁布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法”“食育计划”,强化全社会“大食物观”的共识;

二是要加强“食育”科普传播。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传递营养健康知识,构建社会化“食育”科普工作大格局;

三是要加强“食育”课程设置。围绕“食育与知识”“食育与健康”“食育与文化”“食育与科技”等内容构建“食育课程”体系,把“食育”课程引进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逐步在学生中引导树立“大食物观”。


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官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I5MjI4OQ==&mid=2247688728&idx=2&sn=36c1f8eeb9eae059121713d76ed425de&chksm=eb1be936dc6c6020bb6f2b556a318f8c599e8b19037bbb1dbd06cda125870e805a6f6790bca1&mpshare=1&scene=23&srcid=0421yPmFlcFCuO8mbgEJGlDg&sharer_sharetime=1650602017638&sharer_shareid=daac6d4b2d7c3e4762d59c868211f485#rd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